追溯历史编辑青州砚早在唐代就有采制,如唐代柳公权在《论砚>中载:“蓄砚以青州为第一,降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在宋代曾长时间独领风骚,被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列为天下名砚之首。
著有[砚史]、[南阜集]。
二、红丝石风字砚,钤宝一曰;“太朴”,匣盖并镌,钤宝二曰;“比德”、“ 朗润”。 御制砚铭;“石出临朐,红丝组绵,制为风字,宣和式审,既坚以润,腴发墨汁,虽逊旧端,足备一品。”三、红丝石四直砚,御题诗一首,“红丝鹦鹉昨曾吟,小式直方兹盍簪。未识拔茅声应处,能如斯惕予心”。钤宝二曰;“比德”,、“朗润”。 匣盖并镌,钤宝二曰;“会心不远”、“ 德充符”。…. 是砚虽非旧石,久润宜墨,文彩焕发,真文房佳器也。清沈心[怪石录]、盛百二[淄砚录]。亦有记述。光绪临朐县志卷八,“蟠红丝之灵采;红丝石产老崖崮黄质红纹,时作山水、草木、人物、云龙、鸟兽诸状,制砚微滑,其温润者不减端溪。砚谱载,天下之石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此其类也”。评价颇为中肯。
民国二十四年临朐续志卷六之七;“老崖崮…. 山产红丝石,数年前曾有日本商人驻冶源收买,居民纷往采堀,抱王璞竞售辄得善价,不数月售者日多,日人辇运所得以去逐不复来”。友人藏有一方民国二十五年的红丝砚匣盖并镌砚背隶书铭;“石号红丝,骈邑特产,质羡泽润,多工黄相参,其形如龟,其明如鉴,侯封即墨,比於玉焉”。并记此石曾为日商购获。此砚的出现恰好以实物印证了临朐载续的记载志。
红丝砚其料取于,山东临朐县红丝砚原创作品,刘希斌红丝砚工作室,为鲁砚代表。因其“资质润美发墨,久为水所浸渍,即有膏液出焉”,且文采鲜丽,曾受到柳公权的盛赞,宋时因石脉采尽而停止。解放后又发现了新的石脉,红丝砚重又出于世,只是资源不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