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张少伟的百岁人生在揭阳已经被发现的现有抗战老兵中,张少伟是年纪最大的一位,已经103岁了。
1911年农历十月三十日,张少伟出生于原揭东登岗镇溪围张厝村,张少伟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一家橡胶园里当苦力。张少伟排行第三,上有一兄一姐。他出生18个月后,母亲不幸病亡。从此,依靠年迈的奶奶和比他年长的哥姐相依为命,饥寒交迫。那时候,小小的张少伟已懂得替奶奶分担轻活,捡甘蔗渣和树叶当柴火。6岁的时候,奶奶又去世了。兄弟姐三人依靠父亲寄回的“番批”和自己家中仅有的七分薄田勉强度日。
两年之后,父亲回来探亲并续娶了继母。随着弟妹的降生,家中经济更加拮据。刚满17岁的大哥就跟着父亲的足迹,到马来西亚与父亲一起种橡胶谋生。因为大哥读过二年私塾,能认字和算数。不久便成为橡胶园的基层管理人员。随着环境的日渐熟悉,聪明能干的大哥辞去工作,在学校旁边做起了文具生意。家中经济有了好转,11岁的张少伟得以到私塾读书。然而不幸的事情再次发生,大哥因伤寒病病逝于马来西亚。心灰意冷的父亲返回家乡务农,张少伟再次面临辍学,因为这个时候,张少伟已经多了弟妹2人。这一年,张少伟的小姑妈从汕头回到家乡探亲,看到张少伟的情况,有意让张少伟过继给她,当时,小姑妈在汕头的教会学校当老师,且一直没有结婚。就这样,13岁的张少伟随着姑妈到了汕头,给洋人当童工,半工半读,上午擦地板、洗盘碗、送信件,下午则获准在教会学校读书,张少伟在那里读完了小学。
在汕头教会学校毕业后,1929年张少伟考上了揭阳真理中学。遇见了当时在真理中学当老师的张若凡(张若凡,生于1897年,逝世于1943年,名谋杰,字若凡。是原揭阳县磐东区棉浦村人。诗书画俱精。毕业于北京美术学院,是揭阳第一位正科班毕业画家。其书画造诣极深。自成一派,其画风影响了东南亚一带。他任教揭阳真理学校的同时,在县城设画室,公开卖画,上海、汕头各地都有笔润代收处。书法则楷、行、草、隶、篆诸体皆精。1940年,为抗日救国,张若凡弃笔从戎,从香港义卖一批作品筹措抗日物资即赴桂林第一前线,进入桂系军阀白崇禧门下,白崇禧赏识他的才学,遂为私人秘书。1943年遭中统特务暗杀,年仅46岁)。在张若凡的悉心教导下,聪明伶俐的张少伟成绩优异且能诗善文,后成为张若凡义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