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纪念馆

家乡区县: 淄博市临淄区

 

  管仲纪念馆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北山西村,南依牛山,北停淄河,依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管仲墓而建。管仲是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辅佐齐桓公励志改革、富国强兵、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丰功伟业;他的民为邦方、札法并用、通商惠贾、开放务实的深邃思想,赢得了世人的讴歌和后人的礼赞。孔子称之以“仁”,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管仲死后,葬于临淄牛山北麓,这就是著名的管仲墓。淄博以管仲墓为依托,以《管子》思想为基础,以管仲的生平为脉络,辟建管仲纪念馆,通过多种艺术手段,在展现天下第一相辉煌一生的同时,全面展示博大精深的《管子》思想并综合展示宰相文化及历代名相对现代社会的贡献,使游客在游览中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

管仲纪念馆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近3000万元,分为馆区和园区两部分,馆区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园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该馆整体设计采用中轴对称与园林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整体建筑采用挺拔、简洁的仿汉代风格造型,使其具有传统美的同时,更赋予了现代建筑文化的气息。

整个纪念馆展厅总面积539平方,由五厅(管鲍之交、桓公拜相、管仲治齐、首霸春秋、光照千古)、一祠(管仲祠)、一馆(中国宰相馆)组成。整个展厅内装形式采用写真景观与汉风格展示构件相结合的手法,运用浮雕壁画等多种展示手段。

馆区青瓦、黄墙、红门、青石台阶。正门采用阙门式,16立柱,门柱上方采用覆斗型结构,覆斗上伸出5个棱翅,左右对称,极像振翅欲飞的鲲鹏。门阔6米,门楣书有“管仲纪念馆”的匾额。进门即为第一进院,正中轴线上为祓礼亭,两侧通过回廊连接钟楼、鼓楼。东侧院落为中国宰相馆,西侧有一渊溪,曰“三浴渊”,临渊处是一个8柱式飞檐憩亭。第一、二展厅呈“l”型,将之环绕。

管仲纪念馆的建成与景区内的田齐王陵、马莲台、太公湖等景点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以太公湖为中心,南有管仲纪念馆、田齐王陵、马莲台、稷山汉墓,北有中国古车博物馆、齐故城的齐文化旅游黄金线。

 管仲纪念馆座南面北,依山势而建,规划面积300亩,采用中轴不规则对称与园林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分为馆区和园区两部分。馆区占地80市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园区占地220市亩,总投资达2000万元。整体建筑采用凝重简约、典雅质朴的仿汉代风格造型,展厅内部装修采用写真景观与汉代风格展示构件相结合的手法,运用高科技声光电手段,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古朴典雅与新潮通俗、文化积淀与文明传承和谐统一的审美情趣。 整个纪念馆展厅总面积539平方米,分为六个展厅五大展示部分。一厅90平方米,名称为管鲍之交;二厅169平方米,名称为桓公拜相;三厅60平方米,名称为管仲治齐;四厅145平方米,名称为首霸春秋;五厅75平方米,名称为光照千古;六厅171平方米,为管仲祠。  管仲纪念馆全部展示内容总计采用了浮雕壁画22幅(组),配灯光音响微缩景观景箱约20个,大型展台、天幕、模型微缩景观8组,开放式配光音响展台微缩景观约5个,大型地貌沙盘与投影天幕一组,约40平方,人物塑像约13个,微缩人物雕塑约3000个,反转灯箱景画2幅(组),文献展台(柜)22个,大型灯光玻璃彩喷展板4组,竹简式分项说明玻璃展板约22组,大型彩照约3-5幅,大型彩喷天幕、屏风约100平方,大型雕像7尊,投影电视一组,景箱电视成像一组等。通过丰富高雅的形式的设计,多种展现手段的结合,将使每一名游客在观瞻一代名相风采的同时,领略开放务实齐文化的深厚底蕴。

管仲纪念馆是中国第一个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系统展示管仲生平、《管子》思想以及中国历代名相的专题性纪念馆。它的建设,必将极大丰富齐文化旅游内涵,促进齐文化旅游业的开发。

炫迈(2014-12-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