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人情之糊窗子

家乡区县: 陕西省府谷县

又一个新年临近了,大扫除擦玻璃时忽然想起了小时候过年时家里都要糊窗子,不禁感叹糊窗子也快成为历史了。城里人自然是不必再糊窗子了,农村也少有人家再干这活,大多数人家都换成了玻璃窗户,既明亮又省事。糊窗子渐渐地停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可是我对糊窗子的记忆仍很清晰。
小时候最喜欢跟在爷爷身后看他为过年忙里忙外,要是哪天要糊窗子了,我们便更高兴。糊窗子的当天,爷爷担心撕掉旧窗纸会冻着我们几个,便先把屋里的火炉烧得红通通的,再熬好半锅白面浆糊。奶奶则按照窗格子的大小剪裁好一二十张小窗花,那些窗花大多数是花的图案,也有少数的人像图案,都是用粗糙的线条勾勒出来的,但是颜色非常艳丽,都是大红大粉大绿一类。裁好小窗花,准备好几张白色毛纸后,爷爷才将旧年贴的,经过一年风吹日晒已经泛黄的旧窗纸统统撕下来。每当这时,正在把玩小窗花的我们总会凑上前去帮忙撕扯旧窗纸,所谓“帮忙”不过是因为小孩子都喜欢那种肆意破坏的快感罢了,倒更是捣乱,爷爷既要尽快撕掉旧窗纸,又要避免灰尘落入我们眼睛里,可他绝不大声呵斥我们走开。撕掉旧窗纸还不能立刻糊新窗纸,还要将窗棂上粘着的硬邦邦的浆糊干渍用小刀仔细地刮掉,将窗棂上的灰尘扫干净,这才开始糊新窗纸。
把自制的黏稠的浆糊刷在窗棂上便先开始糊小窗花了。奶奶很爱美观,尽管窗户不大,也还总要每年都给大同小异的窗花换换方阵,去年是“+”型的,今年就换成“一”型的,有时还贴上几幅剪纸,剪纸都是奶奶自己剪的,或是花鸟图案,或是生肖图案,或是鱼的图案。贴上小窗花,窗户便立刻好看了,最后再将整张的白色毛纸贴满了窗户。以前我们附近一带都习惯在窗户最下端留下一尺多高的空格安几块玻璃,所以糊完了上边的纸窗户,也要将下边玻璃窗户边上的缝隙糊严实,以免风吹进来。
糊好窗纸后的窗户很是好看,下边是明亮的玻璃,偶尔还贴上剪纸,上边是洁白的窗纸,还有艳丽的窗花。我们几个总会在屋内看看,再跑到院子里窗户下看看。有一年我大概六七岁,爷爷糊窗子时将一张窗花贴倒了,他便问我窗户上的花有没有贴错的地方,我瞅了好久都没有发现,爷爷又指着一块窗花提醒我:“是不是这张贴倒了呀?”我这才发现是那张窗花贴倒了。我迟钝的发现竟然让爷爷特别高兴,他逢人便夸:“我孙女可灵了,一眼就看出我把窗花贴倒了。”好像那张贴错了的窗花真是我一眼就发现的。
现在过年早就不糊窗子了,小时候的纸窗户也都换成了大的玻璃窗户并随着岁月留在了那个小村子里,童年记忆中的年味渐渐淡去。只是时隔多年,每当过年我在贴剪纸、贴对联时总会想起爷爷当年笑盈盈又满怀期待地问我“是不是这张贴错了呀?”想起我们总是跟在忙里忙外的大人身后或是帮忙或是捣乱的情景,仿佛一下子又感受到了当年浓浓的年味和那满满的喜庆和幸福,久违的感觉。

呆毛(2014-12-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