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风俗。民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份,有汉、回、土、藏、撒拉、蒙古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4.8%。这里世代居住的少数民族有其自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各民族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礼仪、婚丧嫁娶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正是河湟文化的民族瑰宝。“纳顿”是民和土族人民的节日,也是一种大型的文体活动,它以广场舞形式表演。演绎着吐谷浑先民金戈铁马、成吉思汗策马征战的风采。“纳顿”是土族人民的狂欢节,也是世界上时间最长的狂欢节。纳顿以宏大的场面,多变的队形,醉人的舞蹈,古朴而鲜活的生命形态展示了三川土族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以其浓郁的地方民族气息表现了土族繁衍生息演变形成的过程和人类历史曲折发展的进程,富有浓郁的泥土气息,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色,构成了土族独有的风姿独异的审美意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弥足珍贵的财富。
可以这样说,青海的花儿在河湟,河湟的花儿在民和。民和是花儿的故乡。流行在民和的“花儿”曲调,主要有《硖门令》、《尕马令》、《水红花令》、《直令儿》、《马营令》、《河洲令》、《三川令》等。这些曲调各异的曲令,有的委婉动听,有的情谊绵绵,有的高亢激越,有的欢乐悠扬,各具特色。 还有各民族间盛行的群众性文艺活动,如宴席曲、戏剧、曲艺、社火秧歌、元宵灯会。土族、藏族、回族华丽别致的民族服饰,土族的刺绣、剪纸艺术,回族的各种饮食和小吃以及各民族古朴、典雅的农民住宅建筑等等,都展现出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