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光 (657~711),
字廷炬,号龙湖,幼年时博览经书,贯通子史。
13岁领光州乡荐第一。次年,随伯父陈敏、陈敷入闽。仪风二年(667年)以鹰
扬将军代父陈政领军。垂拱二年(686年),向朝廷建议在闽南设立州县,武后同意
建立漳州,辖漳浦、怀恩二县,命陈元光兼任刺史。陈元光治闽有方,开科选才
,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还在州内设36个堡,
立行台于四境,作为军事绥靖和政治教化的据点。对山越人以招抚为主,德威并
重,和亲通婚,娶山越女子为夫人。对叛唐的人施以武力,对愿意归顺者,划地
居住,自己管理自己,称"唐化里",亦称"九龙里"。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
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景云二年(711年)十一月初五,山越首领兰奉高率众偷袭岳山,陈元光率兵抵
挡,腰受重伤而亡。跟随陈氏父子入闽的将士和家眷约万余人,多是光州固始县
人。经过千余年的繁衍,后裔遍布闽南、粤东北、台湾和海外,皆尊崇陈元光为"
开漳圣王",奉其父子为神灵,设神庙和祠堂常年祭祀。闽南有百余座,台湾60余
座,南洋诸国30多座,海外侨胞每年来闽南祭拜者络绎不绝。
今固始县陈将军祠历经沧桑,保存尚好,1988年固始县及陈集乡人民政府投
资修葺一新。正堂上方书额"威震闽粤,尘净东南",楹联"开闽数十年烽火无惊称
乐土,建漳千百载香烟不绝祀将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