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岭村既是行政村又是自然村,该村位于增城市新塘镇东部。明成宗年间,大多种瓜于此,搭棚看瓜,逐渐定居成村,故名瓜洲,又名瓜岭。这里有风格独特的建筑风景,有著名的历史文人;这里是有名的侨乡,历史氛围浓厚。这里便是新塘镇瓜岭村。走进瓜岭村,穿过现代小洋楼,便是整齐的青砖青瓦、沧桑的麻石路面。弯弯的河道、古朴的小桥、幽静的庭院、婆娑的榕树,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物错落有致,原本只有在老照片或电影中才可以看到的画面,在瓜岭村一一呈现。每逢节假日,总有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前来摄影、游玩,领略别致的岭南风情。
增城第一任县长之祖籍地
新塘瓜岭村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期间人才辈出,是增城第一任县长——黄国民的祖籍地。据《新塘镇志》介绍,黄国民是新塘镇民国时期五个杰出人士之一。这位爱国侨领,从小跟随父兄在新西兰长大,青年时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响,将原名黄锡钦改为黄国民,很早就成为国民党党员,积极参加反帝反清运动,曾受孙中山之命,1914年任中国国民党驻新西兰威灵顿埠支部长,曾在新西兰发动华人427人捐款支援“讨袁斗争”,为支持国民革命作出了较大贡献。瓜岭村吸引人们眼光的还有明清时期典型的岭南民居建筑,其中祠堂是一大特色。如今,瓜岭村仍保存着几座历史悠久的祠堂,总祠堂名为松皋黄公祠,下设六座房祠,分别名为罗峰黄公祠、爱闲黄公祠、壮逸黄公祠、圣匡黄公祠、四房黄公祠和名国黄公祠。祠堂多为两进格局,较为简朴。其中以四房黄公祠最为著名,其规模最大,属三进布局。各房祠顶上刻有各式各样的精致图案,即使已过多年,图案仍然清晰可见。穿过祠堂,11条狭窄的麻石巷分列其后,背后约有200间新旧民居,既有锅耳房,也有小别墅,错落有致。尤其是穿过棠荫楼旁边的小巷,则可看到一排排中西合璧的旧民居和麻石古老木门,我市保护文物单位之一的黄国民故居就坐落于此,至今保存完整。
和周围崛起的城市以及古村相比,瓜岭村虽小但却内涵丰富。“瓜岭村是典型的岭南水乡风格,水道、荔枝林、碉楼、祠堂、民居分布有序,形成了瓜岭村的独特布局。在战乱时代,这种布局有着特殊的战略性意义。水道环绕全村,起护村之作用,而碉楼也可抵御敌人入侵。此外,瓜岭村风光宜人,随处可见百年树木、禾田,清溪流淌,一派和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