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贾氏兄弟英雄事迹2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

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二师已成了保定革命的大本营。除建有共产党、共青团秘密组织外,还有半公开的赤色群众组织,如反帝大同盟、社会科学家联盟、左翼作家联盟、左翼教育工作者联盟、读书会等,革命活动十分活跃。保属特委、保定市委等党组织的工作和活动,也以二师为基地。贾良图整日奔波于学校、市内,活跃于同学中,负责保属特委的工作,同时又领导二师的革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二师的学生纷纷外出进行反日救国宣传,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革命理论进行指导,于是贾良图组织王禹夫等人,创建了北方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大批革命书籍,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革命运动。
贾良图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每到假期,他都要回到家乡做播火工作,他的胞兄贾良田,就是在他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还和井陉乡师党组织的负责人李悦民取得联系,在乡师建立了反帝大同盟,不到一年的时间,乡师百分之六十的学生参加了该组织。这是从北京市公安局敌伪档案中摘抄的一份资料——《反帝大同盟井陉县第一支部组织会员名册》:“反帝大同盟——特别委员:李悦民;执行委员:组织部王轲箴,秘书长赵美璧,总干事李康,宣传部梁敦德……”名册中还分别列出了5个小组的组长及成员姓名,每组三至四人不等。最后还“注:上列为成立至未改组以前之组织及会员,后经改组淘汰剩余之中坚分子为下列人名:李康、赵美璧、王轲箴、梁敦德、芦酉生、陈进亮、许宪元、许怀、许恒、杨金标、张思忠。”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保定的反动当局加紧镇压进步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他们散布谣言,说“二师共产党要进行暴动”,遂制造借口,查封了学校,宣布提前放假,逼学生离开学校;随后登报声明开除50余名学生,勒令30余名学生退学。又贴出通缉令,通缉被宣布开除的50余名学生为“共匪”,名单分首要、次要两部分,首要的第一名就是贾良图。
保属特委决定组织学生开展护校运动,由贾良图、曹金月、杨鹤声等组成护校委员会,提出了“读书择师自由”、“反对开除同学,反对解散学校,反对不抵抗主义”、“要求抗日自由”等口号。护校委员会关闭了校门,设置了岗哨。1932年6月20日,东北军第十四旅、清苑县警卫队和保定市公安局侦缉队,荷枪实弹,将二师团团包围。面对杀气腾腾的反动当局,二师的学生们大义凛然,沉着坚定,编了队,和反动军队隔墙对峙。
保定的反动当局先发出通令,威胁学生立即撤出,离开学校,否则采取强硬手段。贾良图、杨鹤声、曹金月等人据理反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无罪,护校有理,当局应收回解散学校的成命,保证师生的安全。”谈判没有结果,对方严密封锁学校,断绝了学校的食源;护校委员会便组织同学两次冲出学校,购回面粉;在粮食极端困难时同学们以树叶充饥,毫不动摇地坚持斗争。对方又欺骗学生家长来校,企图诱使学生“回家”,瓦解护校斗争,以达到“撤出一个,秘密抓捕一个”的目的。这些都没有能动摇学生们的斗争意志,他们一面坚守学校,一面展开宣传,瓦解包围学校的东北军,指出东三省沦亡,东北军不去抗日,把枪对准赤手空拳的学生,是犯罪行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并编出歌曲唱着:“老乡、老乡,泪汪汪,我们为护校,你们为官长,家里老娘谁来养……”
反动当局的一切阴谋手段失败后,终于露出了刽子手的狰狞面目。7月6日拂晓,军警扒开学校围墙,机枪、步枪一齐向校内开火。守卫在校内的学生们冒着枪林弹雨,用木棒、红缨枪、大砍刀英勇抵抗,与对方扭打在一起,当军警用大木棍撞开大门冲进来时,贾良图迎头阻击,被迎面一阵扫射,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中。二师这次护校斗争,最终被反动当局残酷镇压下去了。后人为了悼念英烈,古城内外,府河两岸,一直传唱着《悼念烈士歌》:“你们为着革命而牺牲,留下了光荣的死。你们长眠在坟墓中,残暴的强权还在行凶。我们踏着这条血路而前进,继你们的志,以慰你们……”

贾良田比胞弟贾良图年长5岁,生于1904年3月。他自幼酷爱读书,在本村小学和威州高小念书时,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学生,16岁高小毕业后,就被推荐到西元村教书。但因父亲早丧,弟弟年幼,一年后不得不回家种了3年地。后来,为帮助弟弟良图求学,先后又在石棋峪、庄子头、威州高小教书。
1926年夏,贾良图考入省立二师,并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贾良田在弟弟的启发和影响下,于1927年底也加入中国共产党。
贾良田入党后,积极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思想,讲解如何推翻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他还经常说:“闹革命是为了千百万人翻身求解放,必要时牺牲自己的生命是光荣的。”
1932年,贾良田和何占魁等在威州高小建立党支部后,革命活动开展的更加活跃了。1933年初,贾良田和何占魁领导威州高小的进步师生,与以陈绅为首的反动教员进行了一次尖锐的斗争,轰动了整个威州川。当时,国民党在威州高小建立了区分部,该校教员陈绅是区分部书记。县党部也常在这里集会,策划反共活动,并唆使陈绅监视贾良田和何占魁的行动;尤其是陈绅作风恶劣,道德败坏,引起广大师生和附近村庄群众的极大愤恨。党组织为了开展工作,团结广大师生,揭露陈绅的丑恶面目,于是就发动学生罢课、示威游行、贴标语反对他。顿时,村里的墙上、树上贴满了“不如驴马的陈绅!”“陈绅滚回去!”等标语口号,一直贴到他的家门口,慑于群众的力量,学校不得不将陈绅免职。这次斗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党的威信,扩大了党的影响。
时间不久,贾良田被党组织派往农村去领导农民运动,冶河两岸的石棋峪、庄子头、防口、洛阳、牛山和马山等村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态度和蔼、平易近人。每当饭间晌后,就向人们讲苏联通过十月革命,人民有地种、有工做、有饭吃、有房住的事,引得听众又感伤又羡慕。有时用农民种地没饭吃、工人织布没衣穿的现实,揭露当今社会的不合理制度。他鼓励大家说:“象咱们这些二三百户的村庄,只要人心齐了,斗倒地主还不容易?”他还在本村成立了贫农互济会,会员们碰到红白喜事和生活困难,就互相帮助,不再受高利贷的盘剥。他常说:“孤雁不成群,独树不成林,穷人要翻身,就要组织人。”
贾良田和同志们还利用到井陉矿驮炭的机会,把油印机带回,通宵达旦地印刷传单,并亲自散发,常是星满出、鸡鸣归。一次,他和几个同志一夜从威州五村撒到南、北西焦两村。二十多里的大道旁、树上贴满了“打倒刮(国)民党”、“打倒土豪劣绅”的五色纸传单。
1933年春,井陉国民党反动当局到处捕捉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贾良田在冶河一带活动十分困难,上级党组织把他调到石家庄工作。他住在老乡赵法明的鞋铺里,隐蔽活动,坚持地下工作,时间不长,由于中共直中特委被破坏,4月20日,贾良田被叛徒吴正庭诱捕了。贾与吴事前有过工作关系,不知其已叛变。被捕的前一天,吴正庭与贾良田约定第二天清晨在某街口以看《大公报》为由接头,不想赶到接头地点后,吴正庭亲自带领特务突然把他抓捕了,还搜查了赵法明的鞋铺。在特务机关,对方审问、拷打贾良田,问其是否是共产党员,他忍着疼痛,咬紧牙关,誓死不承认。最后国民党反动当局把他和其他被捕的同志一起押解到北平。在北平关押期间,贾良田受尽折磨,忍着皮肉的痛苦,想法对付敌人的阴谋诡计,他先后被提审数次,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由于敌人抓不到任何证据,不得不将他释放。
贾良田出狱后,忍着饥饿和劳累,徒步半月,于8月6日回到井陉,到家的第二天,即寻找党组织接关系。当时他母亲说:“你弟弟在保定已牺牲,你就别出去跑了,照顾照顾家吧,现在太危险。”可是他坚定地说:“革命是为了千家万户,不能只想咱一家。”他没有在家呆几天就又活动起来。当时他以卖文具为名,每天骑着自行车跑村庄、串学校,联系旧有的党员,恢复党的组织,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活动。这年秋后,曾领导新寨一带村庄开展了锯树、抢秋、抗租、抗捐的斗争。
1935年春,贾良田被调往平山县开辟党的工作。这年7月,在省委的指示和主持下,于平山成立了中共直西特委,贾良田担任特委组织部长兼井陉县委书记,继续负责学校这条线上的工作。为了不暴露身份,便利工作,仍化装成卖文具的小商贩,走村串校,进行革命活动。他和其他领导同志一道,很快在平山白塔坡、回舍、古月、洪子店一带村庄,发展壮大了党的组织,发动贫苦农民向地主开展了数次斗争。他兢兢业业的工作,为组织平山县的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条件。
1935年9月16日,平山县委领导木盘大分粮斗争后,引起当局的极大震惊。国民党反动武装到处捕捉共产党员,企图瓦解和消灭平山县党的组织,情况异常紧急。这些都没有吓倒贾良田,他还是出生入死地跑来跑去,联系工作,坚持斗争,没离开平山。没料到的是,直西特委书记张庆德被捕叛变,亲自带领平山县保安队抓捕了他。

刘姝含251(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