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挂云山六壮士”同一天牺牲的26名烈士,当年被安葬在挂云山泉坡峪,如今无墓无碑,姓名佚失。本报4月3日对此事进行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井陉县民政局将于今日在泉坡峪举行祭奠活动,慰藉烈士英灵。专家表示,“挂云山精神”的内涵是顾全大局、宁死不屈、团结友爱,值得大力弘扬。
进展
今后每年都要组织祭奠活动
相关报道引起了井陉县民政局的高度重视。昨天,该局高金武副局长表示,对于挂云山泉坡峪26烈士坟茔的保护,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高金武说,去年,上级下发了文件,要求每个县都要建烈士陵园,井陉县烈士陵园的选址工作正在进行。根据上级要求,散葬的烈士坟茔或就地保护、建纪念碑亭,或集中迁建。“挂云山六壮士”的事迹在井陉县影响非常大,县民政局也多次前往三峪村实地调查,26名烈士的坟茔如何保护,已经在规划之中。
昨天,井陉县民政局已经安排人员前往挂云山泉坡峪,为26烈士的坟茔清理杂草。他们还将于4月4日清明节当天,在泉坡峪举行祭奠活动,向长眠于此的26名烈士敬献花圈,寄托哀思。今后,县民政局每年都会在这里组织祭奠活动,平时还会安排专人对烈士坟茔进行维护。
反响
“‘挂云山战役’原来如此悲壮”
昨天,本报报道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一些读者给报社打来电话表示,他们此前并不知道挂云山以及在“挂云山战役”中牺牲的那些英雄,晚报的报道给大家上了一堂历史课,希望能更深入地报道相关历史,让大家了解石家庄版“狼牙山五壮士”的感人事迹。
召集网友祭奠26烈士
张学云是井陉网的创建人。从2009年开始,他每年都会在井陉网上发出倡议,召集网友在9月6日,也就是“六壮士”牺牲纪念日,到挂云山祭奠英烈。“第一年召集了十几个人,后来越去越多,去年增加到六七十个人。”昨天,王学云对记者说,作为土生土长的井陉人,他小时候就知道“六壮士”的事迹。2009年,他翻看历史资料时又看到了相关介绍,于是向网友发出了共同祭奠的倡议。
“我觉得‘六壮士’的事迹比‘狼牙山五壮士’更感人,因为六壮士有妇女,有十几岁的孩子,可以说是人民群众英勇抗敌的代表。”王学云说,他和网友们每年都会登上挂云山山顶,站在“六壮士”跳崖的地方缅怀先烈。“那里太险峻了,光是看看腿都打颤,可见当年的‘六壮士’跳崖的壮举有多么难得和伟大。”
昨天,通过本报得知泉坡峪还安葬着26名烈士,王学云感到有些惊讶,他表示今年一定去那里拜祭英灵。
希望为烈士树碑纪念
“以前只听说过狼牙山五壮士,这是第一次听说‘挂云山六壮士’的事迹,看完晚报的报道,我觉得挺震撼的。有关部门应该把26名烈士集体迁葬在一处,并为他们树碑立传。”省会某公司会计王女士表示,由于不是本地人,她对石家庄的历史不太了解,但这个本地的英雄事迹很感染人,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正在石家庄日报社报亭前读报的一位老先生对记者说,他对“挂云山六壮士”的事迹早有耳闻,但并不知道还有26位烈士安葬在挂云山。他说,这些烈士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应该被大家铭记,被历史铭记。“他们为国献身,至今没有墓碑,这让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们情何以堪?”老先生希望有关部门尽快给烈士树碑,让他们安息。
挂云山是个好地方
井陉摄影爱好者协会的王密生,每年都会前往挂云山拍照。虽然经常出入挂云山,但他此前并不知道还有26名烈士安葬在那里。他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完善挂云山的相关设施,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内容,以便更多市民前来祭奠,也让更多年轻人学习烈士的精神,体会新中国来之不易。“挂云山的风景非常美,是很多摄影爱好者和驴友喜欢去的地方,很有旅游开发的潜力。”王密生说,弘扬挂云山精神,也能促进挂云山脚下三峪村的旅游和经济发展。
同为井陉摄影爱好者的高永峰表示,挂云山烈士碑亭顶已经破损,周围的围栏和台阶也急需修缮,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起来,和社会人士一同保护好这个石家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昨天,三峪村党支部书记温江林的手机都快被打爆了。该村村民们看到本报相关报道后,纷纷给温江林打电话,表示晚报的报道让他们非常高兴,因为既能慰藉烈士英灵,又能让更多人知道挂云山和三峪村,为该村发展红色旅游打下了契机。
观点
“挂云山精神”内涵丰富
今年66岁的傅振华,是井陉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井陉县民俗文化研究会会长。他认为,“挂云山六壮士”以及那次战役中牺牲的所有烈士,身上都具有一种精神,那就是顾全大局、宁死不屈、团结友爱,可称之为“挂云山精神”。
傅振华说,“挂云山精神”的内涵之一,就是顾全大局。当年的井平获游击大队三中队,为掩护八路军主力部队转移,而与日军拼死抗战,哪怕只剩下一个战士,也要死死守住一个山头,为主力部队转移争取时间。为了抗战胜利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是难得的大局意识。另外,“六壮士”奋勇抗击,没有子弹了就用石头砸,石头用完了就把枪砸碎再跳崖,宁愿死也不做俘虏,这是宁死不屈的精神。在激烈的战斗中,不管是战士还是百姓,为了战斗的胜利不顾个人安危,不惜牺牲生命,也体现了团结友爱的精神。
傅振华介绍,“六壮士”的事迹,是井陉县政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搜集整理并发表的。“现在,有一些功利思想严重、贪图物质享受等不良的社会风气,大力弘扬‘挂云山’精神,让人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更深刻地意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用革命先烈的精神鞭策自己,转化社会风气,是非常有必要的。”傅振华说,希望相关部门给烈士们树碑立传,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也希望媒体多多宣传革命烈士的事迹和精神,让人们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