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东南,距市区25公里,1997年建成通航,是国家民航局确定的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和国家一类航空口岸。[1] 欧洲最大的全货运航空公司卢森堡货运航空的亚太总部所在地[2]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基地。截止2014年7月,共有37家航空公司在机场运营,其中客运航空公司23家,开通客运航线120条,含国际地区客运航线15条;货运航空公司14家,开通货运航线23条,其中国际地区货运航线19条;客货运通航城市已达83个,其中国际货运通航城市达24个。[3] 全货机周航班量80余班,位居中西部地区第一位。2013年完成货邮吞吐量25.57万吨,同比增长69.13%,增速位居全国大型机场第1位。2014年上半年货运总量排名超过厦门、昆明、重庆、南京,由2013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8位,跻身全国主要机场前10。
2014年11月,郑州机场T2航站楼主体封顶。与国内已建和在建的综合交通换乘中心相比,规模仅次于上海虹桥机场。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4]
位于郑州市东南,距市区25公里,1997年建成通航,飞行区等级4E,跑道长3400米,是国内干线运输机场和国家一类航空口岸。机场改扩建工程2007年底竣工后,航站楼建筑面积为12.8万平方米,机坪面积为25.6万平方米,机位43个,年旅客保障能力1200万人次,货邮保障能力35万吨。[5-7]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作为河南省的空中门户和国内重要的航空港之一,空中航线贯穿东、西、南、北,是中原地区空中交通枢纽,承担着河南省的大部分航空运输任务,运输规模占全省民航运输的96%以上。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包括南航河南分公司1个基地公司在内的31家航空公司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运营,共开通82条航线,通航52个城市和地区,每周航班1400多个。2012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167.36万人次,跻身全国机场18强。货邮吞吐量完成15.1万吨,增长47.1%,增速位居全国大型机场第一名,总量位居全国第十五位。[4]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管理机构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4]
的前身是中国民用航空河南省管理局,2003年实行属地化改革,名称变更为河南省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管理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系属大型国有企业,以经营民用航空地面勤务、候机楼、货站、航空客货销售代理等为主,同时兼营商贸、酒店、广告等业务。[4]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代码:CGO,是国内干线运输机场和国家一类航空口岸,高峰时每小时可以满足4100名旅客同时进出机场。[8]
2011年12月26日,伴随着CZ3972航班顺利降落,郑州机场喜迎第1000万名旅客,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正式跨入“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2011年郑州机场已通航国内外67个城市地区,开通航线90条,其中国内84条,国际和地区6条。[9]
新郑国际机场二期工程
新郑国际机场二期
2011年11月21日,国家发改委批准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本期工程按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29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的目标设计。主要建设内容:飞行区等级为4F,在现跑道北侧建设长3600米的第二跑道和滑行道系统;新建31万平方米的第二航站楼,配套建设空管、供油及其他相关生产设施。项目总投资136.4亿元。[8]
2航线
编辑
作为郑州市国际航空港,
新郑机场航线示意图[10]
新郑国际机场和多个国家有着航班往来。现有20多家国际航空公司开通郑州包机航线67条,开通有俄罗斯、新加坡、日本等亚太地区国家的不定期包机和澳门、台北的定期包机航线,还有飞往韩国首尔、香港的定期国际航线,每周出发航班817个,通达67个城市。机场遵循“安全第一、正常飞行、优质服务”的工作方针,实现40年飞行安全和空防安全,生产业务持续增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特色服务和精品服务,创建了全国文明售票处和省级文明单位。新郑国际机场服务配套设施功能齐备,设有海关、口岸办、商检等可提供进出境客货服务,机场地区设有星级酒店七家,有中行、农行、建设和广发行等金融机构进驻区域开展业务,机场候机大厅各项服务齐全,可满足顾客需求。 南航河南分公司、深航郑州分公司、鲲鹏航空公司3个基地公司在内的17家航空公司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运营。2009年12月14日,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已完成700万人次,实现了河南民航发展史上的新高。2010新郑机场旅客吞吐量更是突破800万人次,达到870万人次,增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