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风俗

家乡区县: 韶关市始兴县

  七月七日,民间一说象征北斗七星,一说七姊妹、七仙显灵日,还有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情人节。说法不一,但习俗活动是一样。这天,每家都煮七种蔬菜,表示蔬菜丰收,希望保佑一年种菜顺利。这天另一种习俗是用茶油浸透灯草,点火烧七粒小孩的肚皮,以保一年少病痛。七月半是中元节。说是“鬼节”。传说是阴府过年,阳间人为孝敬先辈,用烧钱包衣纸祭祖。钱包有统一格式,各家按钱包书填写好钱包袋,把纸钱装入袋里加封口,散些鸭血,待天黑才把钱包衣纸拿到大厅里焚烧掉。用鸭血,据说运送钱包要翻山过水,鸭子会游泳,飘洋过海才有保险。所以,这天晚上人们加菜是吃鸭子。这个节有人过十四,有人过十五,县城附近平原地区都是在十四日晚加菜,因为十五日是中元节。据说中元节原是佛祖叫目莲(佛门尊者)设盂蓝盆会(为超度祖先所举的仪式,拜忏、向饿鬼施食等佛事),供养十方僧侣,救其在地狱的母亲不受苦。定于七月十五日为盂蓝节,后演变为中元节。随后民间组织一个中元会,在这天,领头的组织人力,
选一段小路,两旁一步放一小方块纸片,纸上放点米饭豆腐,烧香点烛,表示向野鬼孤魂施食(祭奉行善)。晚上,中元会加菜。 九月九日重阳节,是登高日。平原地区十多公里的男女老少习惯在九九那天到县城以南二公里多的玲珑岩胜地登石山,参观岩洞,愉快地游玩一天(可惜玲珑岩 1977年被人为地破坏了)。农家在这天,特地把菜园里的杂草除得一干二净,并放火焚烧掉,据说这天烧草灭虫,以后少虫,种菜 得丰收。所以有 “九九登高避灾,九九清园灭害”的说法。也有人吃重阳糍饮重阳菊花茶的习俗。 十一月冬至,有冬至会、五谷汇。冬至会是族人耆老和绅士聚集在祠堂里拜祭和议事。五谷汇(节),是民间用稻、黍、稷、麦、豆五谷做糍,庆五谷大丰收,亦有麻糍、蜘蛛包糍、锅粑糍、杓糍、豆腐糍,品种繁多。做蜘蛛包糍:先用冷水浸透米,磨成浆,放到锅里文火煮熟至固体状,晾一会,做成四五公分大的丸子,用手轻压一下,摆放在竹篮里蒸半小时左右,可用糖水吃,也可吃咸的,味道各异。这种糍做工麻烦一点,吃起来另有风味。冬至这天还有吃冬至鸡的习俗。据说冬至吃鸡最补,煲鸡时有人特意放一大块姜,待煲好鸡,把姜捞起另晒干备用,对身体虚弱的人很适用。冬至过后,民间盛行做米腊粉,一般用冷水浸透的粘米磨成浆,用盆蒸成薄块,晒至半干,切成丝,也有两蒸两晒再切丝,最后晒干作备用。 此外,三月初二土地老人生日、三月十九观音菩萨生日以及石上菩萨、龙王娘娘生日等也有少数拜祭。个别地方还有各种会、聚集祭拜。至于安龙、打醮和瑶族朝王是地方性、有时间性的,好几年才组织一次。

Thegoblin99(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