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陈仓第七站-五丈原

家乡区县: 宝鸡市陈仓区

五丈原为何名为“五丈”,其说法有三;一说此原前阔后狭,最狭处仅五丈;二说秦二世西巡至此时,原头曾刮起五丈尘柱大风;三说原高五十余丈,原称五十丈原,口口相传,简成了五丈原。五丈原主要胜迹是诸葛庙(武侯祠),庙内有匾额、题词、碑记、碑刻、壁画、塑像等。庙外有遗迹如“豁落城”、“诸葛锅”、“棋盘山”、“诸葛泉”、“诸葛田”、“盘盘道”、“魏延城”、“古葫芦峪遗址”石碑等。
五丈原为三国时诸葛亮北伐曹魏、屯兵用武、死而后已的古战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五丈原镇(2011年区划调整,五丈原镇并入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深沟。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隔渭河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
五丈原 位于棋盘山北麓,南连秦岭浅山,东、西、北三面均为悬崖陡坡,沿山宽0.5公里,北部宽1公里,南北长2.5公里,原面呈“琵琶”形,向北倾斜。土层厚,质地中壤,肥力高,地下水资源差,曾有“有女不嫁五丈原,吃水还比吃油难”的说法。1958年引石头河水上五丈原,开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含五丈原镇的五丈原,曹家乡的原新两个村委会辖区。北端有闻名全国的诸葛武侯庙。

诸葛亮忠烈一生,感动后人,为祭祀诸葛亮,后人于唐初建起“忠烈武侯祠”,后称诸葛亮庙。每年2月20日(古历)古庙会祭祀,人流如潮。庙历经宋、元、明、清九次大的修复,布局严谨,气宇轩昂,古朴典雅,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碑石林立,牌匾盈门,雕像、壁画栩栩如生,全出于历代名家之手,特别是镶嵌于献殿两侧的四十块岳飞书诸葛亮《出师表》石刻,笔法雄健,大气磅礴,堪称书法艺术珍品。后院古柏古槐、竹林花坛环绕古建筑群。诸葛亮衣冠冢,诸葛亮将星陨落的落星石,展示诸葛亮军事才能的八卦阵等分布其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辉相映,愈显优美壮观。还有自成天趣,象征刘、关、张三结义的结义槐;古建檩柱中天然木文、栩栩如生的龙凤柱;首尾同径,无节无疤奇木五丈通,檩等自然景观更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庙外还有蜀中军营垒豁落成遗址,葫芦峪古战场,诸葛亮大星陨落的落星湾,中国古代蜀道褒斜道北口斜峪关等古遗址景点三十多处。景区199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三国文化相濡以沫,更显优美、奇特。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游人络绎不绝,现已成为关中西部著名的涉外旅游胜地,国家AA级景区,年接待中外游客15万人次,其中外宾千余人次。

五丈原位于岐山县南20公里处,高1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取道褒斜道,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魏将司马懿在渭河北岸固守。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
诸葛亮病死军中,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一代英才,在这里修建了祠庙。 唐代诗人温庭筠过五丈原时,怀古寄情道: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寐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五丈原如今是一片农田,据当地民间传说,诸葛亮去世时,一颗明星从天而降,所以才起这个名字。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诸葛锅”,铁锅上铸有汉代隶书文字。

五丈原缘何名为“五丈”,其说法有三:一说此原前阔后狭,最狭处仅五丈;二说秦二世西巡至此时,原头曾刮起五丈尘柱大风;三说原高五十余丈,原称五十丈原,口口相传,简成了五丈原。五丈原主要胜迹是诸葛庙(武侯祠),庙内有匾额、题词、碑记、碑刻、壁画、塑像等。

黑旗信条(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