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又名笃斯、黑豆树(大兴安岭)、都柿(大小兴安岭、伊春)、甸果、地果、龙果、蛤塘果(吉林)、讷日苏(蒙古族语)、吉厄特、吾格特(鄂伦春语)、老鸹果(贵州都匀,山里有野生的)等。多数品种成熟时果实呈蓝黑色,有的品种为红色;果实有球形、椭圆、扁圆或梨形,平均单果重量约在0.5g~2.5g之间。果肉细软,多浆汁。种子细小,食用时可随果肉食下不影响口感,根系多而纤细,粗壮根少,分布浅,没有根毛。为灌木,树体大小及形态差异显著。树高从0.3m到5m,多年丛生,有常绿也有落叶,单叶互生,叶全缘或有锯齿。花冠常呈坛形或铃形。花瓣基部联合,外缘4或5裂,白色或粉红色,雄蕊8~10个,短于花柱,由昆虫或风媒授粉,花序多为总状花序。
蓝莓,一种小浆果,果实呈蓝色、色泽美丽、蓝色被1层白色果粉包裹,果肉细腻、种子极小。蓝莓果实平均重0.5~2.5g,最大重5g,可食率为100%,甜酸适口,且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为鲜食佳品
全球基本存在分布,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凉阳光充足地区,
如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欧洲、北美洲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内蒙古、吉林长白山地区,生长于海拔900米至2,300米的地区,多见于针叶林、泥炭沼泽、山地苔原和牧场,也是石楠灌丛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美地区的蓝莓质量全球闻名,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温带寒冷地区种植,北高丛蓝莓和一些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暖温带地区种植,兔眼蓝莓和南高丛蓝莓适宜在亚热带地区种植。
我国主要在辽宁,黑龙江,吉林等地区,在东北的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一带自然生长许多野生的笃斯越桔(俗称笃斯、都柿)、越桔(俗称红豆)等蓝莓类植物的野生品种资源。
笃斯越橘是鄂温克族人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野生植物,而且他们还常在食用面食时佐以笃斯熬制成的果酱,而鄂伦春族传统医学也将都柿作为常用植物药使用。
然而中国东北地区的笃斯越橘资源正在萎缩,原因是由于当地人的过度开采,不过一些地区政府已着手保护笃斯越橘资源。黑龙江省伊春市已于2008年颁布政府令保护笃斯越橘资源,并将每年8月2日-8日定为“小兴安岭笃斯越橘节”,而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黑龙江加格达奇也在2009年8月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蓝莓节暨山特产品交易会。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出产的笃斯越橘被誉为“中国北极蓝莓”,于2009年5月4日正式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称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