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遗址(旬邑段)
【淳化、旬邑秦直道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北御匈奴,修道北抵九原。道长 700 公里,南起淳化县凉武帝村,北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河套九原郡治)。现发现直道最宽达 50 余米转弯处最大半径 50 ~ 60 米,一般路宽 30 ~ 40 米。沿途有众多驿站馆舍基本上近于十里一亭的记载。 1986 年在旬邑县境内子午岭上的秦直道遗址附近,发现了一座大型秦代兵站遗址,占地约 70 万平方米。又在直道旬邑县石门段发现秦汉建筑遗址,面积约 5300 平方米,两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秦汉箭簇、板瓦、筒瓦、铺地砖及云纹瓦当等。
安仁瓷窑遗址
【安仁瓷窑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110公里处旬邑县城关镇安仁村。宋代文化遗址。西临三水河,东依原坡,总面积约 150 万平方米。 1977 年,咸阳地区墓芑嶂鞒郑⒕蛎婊?1261 平方米,清理出瓷窑10处,出土遗物 89101 件,主要有碗、碟、罐、壶等。另外还探出暴露于一面的堆料场及晾坯遗址,并调查出窑址 31 处,炉灰渣瓷片堆积坑 22 处,坩土原生层 7 处。安仁瓷窑发掘的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北方窑炉史提供了新的依据。
沙河桥遗址
【沙河古桥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南 10 公里处秦都区钓台乡西屯村和资村村交界处沙河古河道。秦汉桥梁遗址。 1986 年陕西省考古所发掘了两座桥梁遗址。两座桥相距 330 米,均为木架结构。一号桥木桩排列整齐,清理出 16 排 143 根桥桩。二号桥清理出 5 排 40 根桥桩,东西排列,南北对应。桥宽约 16 米。附近出土有铜构件、铁槽板、变形葵纹瓦当、素面半瓦当和几何形方砖、绳纹板瓦、筒瓦等。沙河古桥是秦咸阳城、汉长安城去上林苑和西入巴蜀跨渡沣水的桥梁。
朱马嘴遗址
【朱马嘴遗址】位于礼泉县最北部的南坊镇朱马嘴村北面。遗址东西长约 300米,南北约5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该遗址灰层暴露地面较明显,灰层、灰坑距地面0·5—2米,内含有陶片、红烧土(墙)块等。其中夹砂灰陶三足器最多。该遗址出土的主要文物有:大、小 铜鼎各一件、銅甗一件、铜觚、铜戈、铜镞各一件。这些青铜器经与其他类似的遗址和出土文物相比照,应属商代晚期青铜器。2003年9月朱马嘴遗址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拜家嘴遗址
【拜家嘴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 150 公里处长武县枣元乡张家沟拜家嘴村山坡上。仰韶文化遗址。遗址东西横距 350 米,南北纵距 150 米。遗址暴露部分的断面上可见大量陶片堆积层,以红陶为主,灰陶次之。遗迹有袋状基址、灰坑及陶窖址等。
董家坪遗址
【董家坪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 150 公里处长武县洪家乡公主村。龙山文化聚落遗址。 1958 年发现,遗址地势西高东低,为缓坡台阶地,东西横距 100 米,南北纵距 150 米,面积 1.5 万平方米。遗址中心区发现 3 处大型袋状灰坑,长约 2 ~ 5 米,深约 2 米。另外在该遗址区北部断崖上亦发现条状文化层。出土器物有泥质红、灰陶罐,夹砂红陶盆和灰陶罐以及带流刻槽碗等。
碾子坡遗址
【碾子坡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 148 公里处长武县冉店乡碾子坡村,南距黑河约 300 米。先周文化遗址。 1959 年发现,遗址面积约 16 万平方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在此地的8个不同地点进行了长达 10 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共揭露居址面积 500 多平方米,清理古墓葬 300 余座其中先周古墓达 200 多座,出土文物数千件,有鬲、豆、罐、盂和瓮等。
将台山遗址
【将台山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 150 公里处长武县丁家乡张代河村将台山上。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北靠孟家嘴,南临黑水河,东为兵营沟,西为那坡沟,东西横距约 200 米,南北纵距 800 米。遗址分布在附近梯田间石崖上,中层间有大小不等的灰坑,深约 1 ~ 3 米,有居住面、灶坑及白灰层面。由于修建梯田多处受破坏,地表随处可见大量陶片,出土器物有泥质红陶,夹砂红、灰陶,兼有黑陶。
下孟村遗址
下孟村遗址位于长武县冉店乡下孟村西的台地上,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文化层厚 2-4 米。 1961 年 11 月四次发掘 2000 平方米,揭露了仰韶文化的方形圆角半地穴式房址、窖穴、陶窑、墓葬等。出土彩陶钵、陶罐、尖底瓶;石斧、刀、锛、凿、石球;骨铲、针、镞等。该遗址 2003 年 9 月 24 日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山宫遗址
【梁山宫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 50 公里处乾县县城西郊鳖盖至漠谷河东崖一带。秦代建筑遗址。 1992 年 11 月发现。遗址面积约 60 万平方米。梁山宫是秦始皇的行宫,兴废年代待考。发现有大型夯土基址、板瓦、筒瓦和空心砖等大量建筑材料,其中有数块 " 梁宫 " 瓦当。
秦甘泉宫遗址
【秦甘泉宫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 45 公里处乾县注泔乡南孔头村。秦代文化遗址。遗址东西横距 250 米,南北纵距 400 米。甘泉宫兴废年代待考。出土文物有陶质筒形水管、 90 度拐弯管道、蛟龙绕玉璧空心砖、种类繁多的云纹瓦当、板筒瓦残片等。
郭村遗址
【郭村遗址】位于乾县新阳乡郭村村北,东临漠谷河,西迄堰口村,北依善化寺村,总面积 1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5米,暴露灰坑多个。灰坑、灰层中包含大量残板瓦、筒瓦片、瓦当、方格纹砖等。文化遗存主要有:夹砂灰陶、褐陶绳纹鬲、泥质灰陶、轮制素面宽沿盆、小口罐;云纹瓦当、绳纹筒瓦、方格纹铺地砖;残铁刀柄;砖块;筒瓦残片等。属新石器时代至汉时的一处面积广阔、延续时间较长的聚落遗址。 2003年9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烧台遗址
【王烧台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 47 公里处武功县武功镇薛固乡下雷村。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东西横距 200 米,南北纵距 150 米,面积约 3 万平方米。灰层主要暴露在土壕岸和水渠两岸,上限距地表 0.5 ~ 2 米,灰土层厚约 2 ~ 4 米。遗物有骨器、石器、加沙粗灰陶器、带彩的细泥红陶器等。
史家遗址
【史家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 50 公里处武功县北营乡史老村。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约 21 万平方米。农耕地以下暴露的文化层厚 6 ~ 7 米,耕地土质多为灰色,遗物有鹿角、石斧,陶器有尖足器、小口长颈器、钵、罐、盆等。
郑家坡遗址
【郑家坡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 47 公里处武功县武功镇漆水河东岸。新石器时代至周代文化遗址。 1980 年发现,面积 2000 平方米。发掘区分南北两个小区,中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壕沟。遗存主要有先周时期的房基 17 座,灰坑 15 个,窑穴 3 个,陶窑 2 个,还有陶器、石器等物。
香尧遗址
【香尧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 46 公里处武功县普集镇。新石器时代至周代文化遗址。遗址东西横距 250 米,南北纵距 100 米,面积约 2.5 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层 1 ~ 3 米。灰坑零散,形状不一,遗物有石器、陶器两种。
岸底遗址
【岸底遗址】位于武功县游风镇岸底村北之台地上。遗址总面积约 2.1 万平方米。发掘清理的遗迹,主要有房址、灰坑、陶窑及墓葬。 遗物包括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两大类。 1994 年和 2003 年该遗址曾先后出土一批重要文物。 2003 年该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夷宫遗址
【望夷宫遗址】位于泾阳县蒋刘乡五福村、二杨庄之间。该遗址北依泾河岸边,南距秦都咸阳 1 号宫殿遗址约 8 公里,总面积为 30 余万平方米。遗址中心区域,建筑遗迹遗物堆积层厚达 1 米以上。 遗址西北隅还发现一大型夯筑高台。遗址内采集到的有典型的秦代板瓦、筒瓦、 葵纹瓦及各式卷云纹瓦当、铺地砖、空心砖等。史载“赵高使其婿闫乐弑二世于此”。 2003 年该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