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名人 任应岐

家乡区县: 平顶山市鲁山县

任应岐,字瑞周,1892年生于河南鲁山县仓头乡刘河村一个农民家庭。6岁入私塾,16岁到县城高等小学堂念书,18岁考入淮阳师范学校。

任应岐的青年时代,社会动乱,兵燹匪患,加之连年荒灾,民不聊生。鲁山县李鸣盛带领穷苦百姓揭杆起事。因仰慕任应岐才华出众,聘其为参谋。1913年,李鸣盛、任应歧被镇嵩军刘镇华部收编,任应歧先任班长,后任排长、连长。1918年2月,靖国军胡景翼部围攻西安,陕西督军陈树藩向刘镇华求援,任应歧随军前往,1920年7月返豫,1922年9月,被公推为河南自治军总司令。1926年9月,任应岐接受南方国民政府改编。任应歧部是从樊钟秀建国豫军中分化出去的,1926年吴(佩孚)岳(维峻)战争后,被吴收编,但任与樊一直保持密切联系,同吴若即若离。当北代军向武胜关追击时,由于早年好友是国民党创始人之一刘觉民,所以在刘觉民的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与策动下,任即在郑州宣布独立,反对吴佩孚,并派代表向樊请愿投诚,共同讨吴,得到樊的允许,同时派代表到武汉,与北伐军接洽。9月中旬,蒋介石任命任应歧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刘觉民任参谋长。

1927年1月被任命为十二军军长,1928年3月,任应岐被特任为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刘觉民任中央监察委员兼晋、冀、鲁、豫监察使。

1928年8月,日军增兵青岛,企图侵吞山东。任应岐代表十二军全体将士,通电全国,促蒋停止内战,北上抗日。任非蒋之嫡系,他的力量的扩大,加深了蒋的戒心。1930年3月下旬,任应岐部奉调赴安徽寿州,途经灵壁、泗县时,突遭蒋军伏击,几乎全军覆没,任只身逃出。同年4月,冯玉祥、阎锡山、樊钟秀、刘觉民等联合反蒋,任应歧联络旧部,投身反蒋,任第二军军长兼第八方面军参谋长。9月,张学良通电拥蒋,出兵入关,阎、冯失败。任应歧部退至新郑,被蒋军包围缴械,任应歧化装逃至北平。

在北平,任应岐与中共平津地区地下党领导人刘仁相识,受刘启导,拥护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当时斗争环境需要,被要求暂时隐蔽身份,(所以历史记载一直未知其是中共党员的身份,这是历史的谬误!)。是年冬,任迁住天津法租界。此间,他资助河南“同乡会”主办震中中学,亲任董事长。同时, 与冯玉祥下属,爱国将领、同样也一起加入共产党(任应岐介绍)的吉鸿昌,因他们志同道合,遂成为挚友加合作者。

军昂(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