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14镇之神泉镇

家乡区县: 揭阳市惠来县

神泉镇地处惠来县东南部,距县城7公里。东邻前詹镇,西接东陇镇和南海经济开发区,南临南海,北连华湖和惠城镇。全镇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微倾,倚山面海,大部分属沿海低丘,神泉镇的神泉港是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对外通商港口,汇集县内龙江河、雷岭河、盐岭河三大河流,系粤东地区最大的天然良港,被广东省列为一级渔场,是国家一级渔港。

在县境南部。镇区为小岛,唐代岛上已有人定居,村坐落于神庙前,称神前。后岛与陆连。明洪武时因海边有一甘泉,改称神泉。镇政府驻地距惠城7.5公里。属沿海丘陵地带。面积58平方公里。1987年人口5.8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万人。丘陵地及沿海沙滩3万多亩,已全面绿化。耕地1.87万亩,其中水田6077亩,主种稻、薯。山塘、水库14座,总库容7801立方米。海岸线长14公里,是惠来主要渔产区之一。有机动渔船860艘,动力共2.6万马力,年捕捞量1.8吨。工业以渔网、造船、水产口加工为主。有镇办工业7家,引进来料加工工业4家。县办国营工厂2家、二轻工业厂8家。镇内有盐场3个,盐田合计5600亩,年产原盐约700吨。198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562.92万元,其中渔业产值1269.96万元,占49.55%。有完全中学1所,小学15所,卫生院1所,影剧院2座。1987年镇区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神泉港镇区西南侧,有公路通惠城,汇人葵和公路。不久前神泉镇又开通了揭阳至神泉港的揭神公路,未来还计划建造揭神铁路,形成惠来海陆交通枢纽。

神泉镇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微倾,倚山面海,大部分属沿海低丘,区域面积5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4.8公里,有耕地17740亩,其中:水田面积5836亩,旱园面积11904亩;山(沙)地面积33251亩,滩涂面积1995亩。2007年底,全镇总人口9.31万人,总户数18255户,其中非农业人口6.96万人。

神泉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有神童的麒麟彩笔闪烁着耀眼的光环,使这个美丽的港城散发着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辉映的独特魅力。

人们常说:“到惠必到神,到神必到泉。”神泉镇东南角有“海角甘泉”,古时近海滩。宋代,人们在这海滩边发现了一个淡水泉眼,泉水甘洌,取之不竭,且能去暑祛邪,胜于药石,真是神奇极了!明代时,人们把它砌成了泉井。后泉井旁建甘泉亭,亭中立一石碑,清乾隆年间惠邑县令王玮撰碑记,记载神童苏福引众在此汲水等事,其中有句云:“故泉以人显,城以泉称也。”这大概可以知道“神泉”城名的来历。

石碑左侧一亭柱留有神童苏福的独脚联:“抉取携而不竭,任卤浸咸蒸,独标平淡。”神童的独脚联,吸引了历代的文人墨客、才子名士、文臣武将撰写下联。虽有佳对,但因上联乃神童所撰写,故至今仍没有人将所撰下联刻于亭柱,让神童的上联永远成为神泉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玉华宝塔”伫立于甘泉南边约200米处,建于清代,是一座七层八角形实心塔,是渔船归航的标志。远远望去,就像一支如椽大笔,在蓝蓝的天宇上写下瑰丽的诗篇。塔门留有清惠邑县令王玮撰写的对联:“泻影入沧溟,静浪恬波,早见鲸潜鲵伏;高标出云汉,扪星摘斗,伫看凤起蛟腾。”塔下新建八角形墩台,周围回栏绕筑,景地幽雅。

沿玉华宝塔的水泥路向西,迂折朝南,再向西,便是西港码头。据说这里是看“蜃楼海市”的最佳地点。有书记载,神泉镇的蜃楼海市是我国三大蜃景之一,常于春夏之交出现在神泉港西南海面上。据说,2005年3月的一天下午,在西南方向的港面上出现一大片橙黄色的彩云,徐徐向东飘来。突然,一些彩云变成帆船,乘风朝这里驶来,那些帆船后来竞凑在一起,变成一座拱形的大桥,桥上有霓虹灯在闪烁,来往的车辆疏落有致。其后,幻景变化万千,异常美丽。

西港码头南面是港湾,港弯过处是南岸。与大海亲密接触,赤着脚踏在软绵绵的沙滩上,脚底下传来了海的呼吸。掬一捧海水对泼,别有生趣;搂一缕海风入怀,豪情顿生。神泉镇举行活动的图片(11张)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日趋高雅,“南岸观月”遂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神泉的一新景观。

每年中秋之夜,神泉镇及周边乡镇的人们,男女老少相携坐轮渡,带着烟花红烛、水果饮品、鱿鱼脯、月饼等至南岸。有的在沙滩上围沙墙,点燃烟花烛火,品酒谈心;有的在海边戏水踏浪、拾贝壳、赏月观海,共享天伦之乐。青年男女在此约会,向“月娘”祈愿。中秋夜,成为神泉及周边乡镇年青人的“情人节”。

看海的另一妙处在神泉西南高地的烟墩。登临这里,南眺大海,别具一番境界。只见烟波浩渺,翔鸥点点,船只随波起伏。渔船出海时,千帆竞发,如出征的军舰,浩浩荡荡;渔船入港时,如万马奔腾,又如铺天盖地的将士凯旋而归,景象非常壮观。登高眺海,使人眼界开阔,心旷神怡,浮想联翩。这就是“烟墩望海”。

 

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why19941227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01525548.html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764867645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764867645

一米阳光。(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