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陇镇位于广东省惠来县中部,区域面积54平方公里。解放初期东陇镇境设7个行政村,其中东陇、寄陇、达山(即达三圩、北山、苗海行政村)、华石(即石洲、华吴、古巷行政村)行政村属惠城区,乐洲(即赤洲、华房行政村)、四凤行政村属神泉区,钓石行政村属隆江区。 1953年镇境内划分为7个乡,其中东陇、寄陇、达山、华石、赤洲(乐洲改名)、四凤乡属一区,钓石乡属六区。
1958年撤销乡镇建制,7个乡并入红旗人民公社(即今惠城镇、神泉镇),同年12月撤销惠来县制,红旗人民公社并入普宁县。
1961 年恢复惠来县建制,原7个乡合并为东陇公社,公社管委会驻东陇村。1983年撤销公社建制,东陇公社改为东陇区。
1986年11月撤区建镇,改称东陇镇,辖12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即东陇村、寄陇村、赤洲村、华房村(辖华房、黄厝墩、田中、港头、后岱)、四凤村(辖后堀、后吴、后宫、乌石)、钓石村、古巷村(辖古巷、埔美、桂林)、华吴村、石洲村(辖石一、石二、西陇、排上、排下)、北山村、苗海村(辖苗海、铜炉、花寨、驿埔、赤岭)、达三圩村(辖达三圩、湖头栅、车潭),葵中居委会。行政村建立村民委员会。
1989
2004年底,全镇总户数15428户,总人口 84286人,其中农业人口82039人,非农业人口2247人。全镇总耕地面积25300 亩,其中水田面积19812亩,旱园面积5488亩;山地面积20824亩;滩涂面积500亩,盐田面积120公亩。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2536.6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673.66万元,工业产值12863万元。
英雄人物
林祖武,男,1958年出生,东陇镇钓石村人,1978年应征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荣立三等功。1981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四一师一团硬骨头六连通讯排排长。1985年3月8日在攻打敌占小尖山的战斗中光荣牺牲。1985年6月昆明军区追认为烈士,授予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名胜古迹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攻城指挥部旧址
位于苗海村沈氏公祠。1928年3月10日,彭湃、徐向前等率红四师进驻离县城3公里的苗海村东陇镇
东陇镇
,成立攻城指挥部。当时惠来10万农民武装在红四师和潮阳、普宁两县农民武装的配合下两次攻下惠来县城。1985年1月,徐向前元帅为此旧址命名并题词。字碑高3米,宽3米,基座高1米,宽2.5米。1985年2月,旧址被惠来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井古岩
位于苗海村北面、葵岭山半山腰处,距县城约6公里,始建于明初,其名宋祥大师所题。寺中有一不足尺深石窟,泉水甘洌,汲而不竭,寺以此得万历六年刑部观政邬元标、南京工部侍郎何乔远因被流放而于此讲学,河南参议谢正蒙及方一位等同科四举人均在此修读。窟上面石两旁留刻有“仙水石上流,井景传千秋”,不知何圣贤题之。寺附近有明末举人林学贤及罗英抗清遗址一蚶蚌寨。1928年春彭湃攻打惠城红四师部份官兵曾于此驻扎。1980年改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主殿东楼西阁,总建筑面积700平方米。1983年10月30日被惠来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古寺
位于华房村,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建前厅后堂中间天井,两旁厢房。始建于北宋靖康二年(1126年),原周围有奇石异洞,相传为“水龟洞”,乃贼寇占据要地。民间传说杨文广平南路经此处,并为驱贼寇立下汗马功劳。为纪念杨将军之业绩,故立此寺。该寺毁于1969年,复建于1982年,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古榕树
位于华房村、华古寺前左侧,乃“埔姜树寄生古榕”,其树叶心呈红色,名曰红心古榕。树身直径2.5米,高7.5米,树冠直径15米。至2004年有400年的树龄。逢年三月初三、重阳日,为采摘叶圣日,叶片晒干后可制作为茶料饮用,可解暑,味甘爽口,闻名远近。
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why19941227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01525548.html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764867645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76486764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