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东县革命老区高潭镇,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为“灰水粽”的粽子十分热销。该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粽子村”——黄洲村黄坑村民小组,该村以生产灰水粽出名,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如今黄坑村民小组约有30多户家庭在制作灰水粽,今年端午节即将到来,该村制作的灰水粽早已是供不应求。 端午节的到来,是黄坑村民小组的村民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家家户户老少出动,一起制造粽子。粽子用灰水作为辅料,灰水是用灰草制作出来的汁,因此当地人将制作出来的粽子称为灰水粽。 灰水粽的制作手法可以回溯到清朝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制作用的粽叶、糯米等材料都来自当地。灰水粽吃起来既有柔韧感又不觉得粘牙,吃法多种,可以直接入口,也可以蘸着白糖、蜜糖等来食用。 黄洲村党支部书记罗火平昨日告诉记者,村里共有30多户农户制作粽子,集中在黄坑村民小组,有的农户最早的从端午节前两个多月就开始忙碌,有的则是几天前才开始制作粽子。 端午节临近,农户越忙碌了,几乎家家总动员,一般的农户一天可以制作600斤粽子,除去各种成本,一天的利润大约为1000元。罗慈宋是村里的产粽大户,一家五六口人齐出动,一天可以制作粽子1000斤。 每年端午节前,罗慈宋总会接到很多电话,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电话唯一目的几乎就是买粽子。罗慈宋说,到了最近几天,就算每天家里产粽上千斤,但都供不应求,不少亲朋好友想买都买不到。 前来黄坑买灰水粽的除了高潭本地人外,还有来自惠东县城平山、汕尾、广州和深圳等地的客商。罗火平说,近几年来,村里产的灰水粽根本不愁销量,每年都是供不应求。 由于粽叶、糯米等材料价格上涨,今年的粽子价格跟去年相比出现了较大涨幅。罗火平说,目前灰水粽卖到约4元/斤,而去年的价格为2元/斤,每斤涨了1元多。 农户们的辛苦主要集中在端午节前这段时间,端午过后,农户们基本不制作粽子了,因为平时基本卖不动。不过这样一个端午节也让农户们收获颇丰,罗慈宋说,一个端午节下来,大约能挣个两三万元,其余时间他则从事耕种。罗火平说,灰水粽让不少农户脱贫致富。 目前黄坑制作粽子属于家庭作坊式,未来是否考虑进行整合,统一对外打造品牌?罗火平说,过去几年没有考虑过创品牌的事情,接下来打算考虑这一事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