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亩盐碱地被弃荒多年,我们都无法种植作物,只能弃荒放牛。”徐闻县角尾乡仕寮村群众诉苦说道。徐闻县委县政府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得知此事后,急群众之所急,积极招商引资,多方努力引进“太阳能”项目,不但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还反哺农业发展,3000亩荒地变成“聚宝盆”,群众啧啧拍手称赞。
角尾乡是沿海乡镇,耕地稀少,主要种植花生、番薯、蔬菜等低效经济农作物。位于该乡的仕寮、沙土、苞西等村有弃荒、盐碱地3000多亩。这些盐碱地由于无法耕种作物,有的农民即使种植也是颗粒无收,甚至有的农民造成欠债累累,因此这些盐碱地已被弃荒多年。目前,这些地只能种草养牛。
近段时间,徐闻县主要领导及角尾乡党委政府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着问题进村入户调研,跟当地群众拉家常,了解群众想法,听取群众意见,研究如何对这些弃荒的盐碱地进行改造建设,引导当地群众发家致富。
徐闻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紧紧围绕“低碳工业”发展目标,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中电投集团,争取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角尾乡这块被弃荒多年的3000多亩盐碱地落地投产。4月22日,该县县长梁权财亲自率领该县政府办、经促、发改、国土、供电等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及问题,明确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工作任务,指定由专人跟踪落实,要求各乡镇各部门齐心合力、全力以赴支持项目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发展好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努力做大做强低碳环保工业,创建广东低碳经济发展县。
据了解,中电投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为15亿元,占地面积3000亩,发电量为15万千瓦。项目建成后,产值达15亿元,预计税收2至3千万元。其中,项目分两期完成,首期占地面积1000亩,二期占地面积2000亩。今年项目将完成报批、环评、核准、备案等前期工作,明年项目将进行动工建设、并网并投产。
据项目有关工作人员说,项目的建设不但不会影响农业种植,只要通过对荒碱地进行改良和改造,还可以在大棚下面种植农产品,增加旅游元素,用太阳能电力的灌溉,真正把这块荒地使用起来,3000亩太阳能电力及蔬菜大棚将会变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聚宝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