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县简介

家乡区县: 信阳市商城县

商城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定居生息。夏商为诸侯封地。西周为黄国地,春秋战国先属吴后归楚,秦属九江郡,西汉置雩娄县,隶庐江郡,隋开皇初,更名为殷城县。北宋建隆元年改称商城县。明成化十一年复置商城县。清代为直隶光州属县。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三次解放商城,更名赤城县,1937年复名商城县至今。

商城是块红色的土地,早在1924年就建立了中共党团组织,1929年5月爆发了闻名全国的“商城起义”,组建了河南省第一支红军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开创了河南省第一块革命根据地——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大别山“红军洞”列为全国红色旅游景点,著名的革命历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从这里唱响全中国。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商城有10余万英雄儿女投身革命,其中8万多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从这里走出洪学智、李耀、张祖谅、张贤约等功勋卓著的商城籍将军共54名。

一商城地处大别山北麓,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东毗安徽省金寨县,南邻湖北省麻城市,西接光山、新县,北连固始、潢川,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东经115°06′—115°37′、北纬31°23′—32°05′方位上。境内有宁西铁路、312国道穿过,沟通武汉、合肥、南京、上海的公路大动脉经县城横贯全境。全县共有19个乡镇,3个管理处,75万人,总面积2130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46.3万亩,山场222万亩,水面19万亩,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称之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境内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1226毫米,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属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

二商城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沧桑,曾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斗争,谱写出一曲曲英雄赞歌。唐末农民大起义时,江淮上下为重要战场。其间农民军王仙芝攻占光州,乡民们参与者众多。宋元之际,张昂招募义军,据金刚台凭险筑寨,坚持抗击金兵20余年。绍兴七年,岳飞受命节制光州,其部将牛皋率军转战大别山区,商城境内民众奋起协同作战,大破金齐联军。元末余思铭在金刚台树旗反元,乡民们从者万人,连营数十里,金戈铁马,气壮山河。民国三年,白朗军入境,乡民群起响应,破县城,杀知县,焚县衙,开仓济民,万众欢腾。大革命初期,商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革命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早在1925年就成立了中共党支部,1927年成立了中共商城县委,1929年5月6日又爆发了

三悠久的历史,不仅给商城赢得了美名,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古代遗址和革命纪念地、抗日遗迹等。较著名的古建筑:有县一中校园内明代建筑崇福塔,黄柏山上的明代建筑息影塔等;古遗址:有新石器遗址、战国遗址、殷商遗址等;古城址:有安陂城故址、雩娄城故址等;古寨:有以金刚古寨为代表的古寨群;有云极观、三教古洞、华祖庙、清凉寺、玉龙观等古代寺庙。革命胜地:有商城城关红色革命遗址群、红四军成立纪念地、红一军和红十五军会师地、刘邓大军“前指”旧址、红军洞群(朝阳洞、女人洞等)和为纪念革命先烈建立的商城烈士陵园等。抗日遗址:有商城县忠烈祠及万人坟等。

四商城不仅是红色的纪念地,同时也是“绿色”的旅游地。境内地理、地貌独特,使全县地形呈梯状分布,南高北低,南部山区,中部丘陵,北部平原。形成了既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绿水沃土,又有清静温馨的田园风光;既有名山大川的奇峰秀石,又有瀑飞泉涌的峡谷幽长。秀美的山川,星罗的湖泊不仅为锦绣商城平添了许多迷人的色彩,也使商城这块土地更具魅力。这当中最亮丽的当数汤泉池、黄柏山、金刚台和鲇鱼山水库了。[1]

交通

商城交通便利,通讯快捷。交通网络密布,干线直达,快进快出。宁西铁路、沪陕高速(叶信段)、312国道、339省道横穿县境东西,216省道纵贯县境南北。固定电话、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全县城乡。

城市发展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产业开发为支撑,以项目工作为依托,以交通建设为基础,以城镇建设为载体,主攻工业经济,培育特色经济,壮大劳务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打造旅游经济,县域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

sunshine(2014-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