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评论】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 【关闭本页】
23924582014-12-01 10:03:14.0史久爱流年里的爱24440文化商丘/enpproperty-->周末回老家,推开门,我不觉怔住了。年近七十岁的父亲正坐在院里的小板凳上,眯着眼睛缝补衣服。不忍再看,背过脸去,泪水已无声滑落。
记得小时候,我家所有家务均由母亲打理。父亲除了春种秋收时在家帮忙,其余时间不是外出下煤窑、当泥水匠,就是开车跑运输,一年到头,没有假日。但再苦再累,他都没抱怨过。他的腰板总是如青松般挺拔,他的双手总是干巴巴的,且布满了老茧,如老树皮一样粗糙。与此同时,由于常年在外,吃不好,穿不暖,在我上小学四年级那年,父亲患上了咽炎。母亲也不知从哪里打听到的土方,生鸡蛋放白糖冲开水,然后再滴几滴小磨香油,给没时间看医生的父亲喝,说是可以去火气,缓解咽喉疼。当时,家里穷,鸡蛋对我们兄妹来说都是奢侈品,尽管父亲舍不得母亲如此为自己破费,却无法阻止母亲对他的爱。还有,父亲的衣服每一件都有被母亲用细密的针线缝补过的痕迹,且每次母亲总会边缝补边责怪父亲穿衣服不知爱惜,像爬高上低的小孩子一样弄破衣服。父亲会很有耐心地听着她的数落,脸上带着笑意,一种很享受很幸福的感觉。后来,父亲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再也不能出去打工和干重活,母亲对他的照顾也更加体贴入微,以至于父亲就没进过厨房。
但自从母亲六年前病倒以后,生活彻底变了样。父亲不仅学会了照顾自己,还学会了照顾母亲,给她穿衣洗漱,给她喂饭,陪她聊天,搀她走路,为她按摩四肢……即便如此辛苦,他硬是尽量不牵累我们兄妹,用他自己的话说,“以前总是你妈照顾我,现在该我照顾她了,这是我欠他的,你们只管安心工作好了”。渐渐地,父亲的腰板变得不再挺直,他学会了像当年母亲唠叨他一样唠叨母亲,学会了做饭,学会了洗刷,如今,更让我没想到的是,他竟学会了缝补衣服。
抚摸着母亲那件开了线却被缝得没了一点缝隙的裤子,我歉疚地对父亲说:“爸,以后我会多回来的。您老眼昏花的,这针线活就别做了,我已买来新的了。”父亲呵呵笑了:“反正你妈睡着后,我闲着也是闲着,缝几针就好,不要乱花钱。你可别再动不动为家里的事请假了,耽搁工作,影响不好。”
说着,父亲递来一杯开水,而捧着水杯,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及正熟睡的母亲那满脸的皱纹,我眼前又模糊了。
岁月蹉跎,容颜易老,流年似水,往事如烟。唯有流年的爱不变,给人永远的温暖与依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