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稽之谈的传说 民间传说谢正蒙上京求官,本要拜海瑞为座主,却错投奸臣严嵩门下。严 嵩见他一表人才,带他见嘉靖皇帝,皇帝见正蒙头大,随口说:“你头大过十 三省巡按。”严嵩立即对正蒙点头示意,正蒙便对皇帝俯伏叩头说:“谢主隆 恩。”皇帝愕然说:“朕是戏言的。”严嵩奏道:“君无戏言,臣无乱奏。” 皇帝自知失言,无奈,只好封正蒙为十三省巡按。查实,这是无稽之谈。 谢正蒙(1562-1631)惠来县华谢村人,幼年家贫好学,废寝忘食,以致体 瘦头大,村童讥他“头大过十三省巡按”(明代,全国分十三省)。证见他遗存 的官帽,与平常人的帽壳一样,并不见大;至于投靠严嵩之说更属子虚。严嵩 被削职时(嘉靖四十一年)正蒙刚刚出生,严嵩死,正蒙才2岁。 但正蒙官拜十三省巡按倒是事实,不过他巡的是全国的盐政。 废除送礼歪风 万历四十二年(1641),全国盐政极度混乱,皇帝饬令正蒙督理两淮盐政, 整顿全国盐法兼管南京、山东河道、江北总运漕粮等要职。他打理盐政,一上 任就布告废除商人批盐千金送礼和走后门的歪风。接着查清盐法之乱的罪魁祸 首是皇帝的败家子福王常洵。他在《盐法不堪再坏》的奏疏中揭露福王贪鄙并 批评皇帝说:“臣阅邸报(朝廷的新闻报道),见福王一本(奏摺),俗将钦赐食 盐,前来两淮支取,除食用外,其余开张盐店于河南所属地方贩卖。这是卑鄙 龌龊之言。当今盐出日少,盐价日贵,商人坐等数年尚无食盐供应,哪有余盐 供福王贩卖。”他嘲笑福王:“天下哪有一个受百官朝拜的王者与田夫俗妇比 横财之多少,竟刀矛之锋利。这岂不是轻蔑朝廷,羞辱吾皇的儿子吗?”进而 批评皇帝:“父如欲子富,宠爱而不顾廉耻,国家的东西,哪一件不可因情而 给与?”他恳切要求皇帝体念税收关系军国大计,立即收回成命。 顶住京官重压 福王提取食盐受阻,便派内监高朝、典宝到杨州提王盐,要兵部拨船运载 。因官盐有限,意要商盐补充,甚且巧立名目,数额加征数倍。正蒙马上上< 藩使支盐疏)抗阻。他义正辞严地斥责福王:“多取无厌,鬼神所忌。”他说 ,“如果福王一定要在两淮支盐,臣只有按规例供应,搬运不得动用南京兵船 ,臣也不敢徇私溺职。”他执法如山,毫无让步余地。高朝等不得不遵照规例 领盐而走。但福王开张盐店仍是昏庸的皇帝钦准(见限,福王又想出绝招一一走私。 逮锁“王爷”解京 万历四十三年福王指使内监私盗勘合(盖骑缝的凭证),假称采购土特产, 出动楼船8艘、民船若干艘,用船夫300名,船舶淮安,强买私盐满载,谢正蒙 先后得到府、县令和游击等密报,当即派员勘查,果见头号船坐内官,王爷装 束,二号船坐锦卫官员,每船各数十人。巡兵向前盘问,被乱箭射退,形势严 峻。正蒙亲自率军围捕,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制服了私枭,俘获冯天时等要犯 14名,缴获铁夹棍一副、三眼铳二门以及许多弓刀枪矛等利器;又于舱内获负 伤被锁的被害人3名,其中有绸缎被抢的受害人,还有一名叫徐万,他是出银 买勘合的。因恐他们泄漏秘密,意在船出大江时抛入水中灭迹。正蒙将冒充王 爷、锦衣卫官员的欧阳春等枷锁解京,请皇帝敕刑部细加审讯,重加处理,其 余冯天时等犯均由正蒙拟罪处决。这一场惊心动魄的走私巨案,规模之大,来 势之凶,为明代所罕见。 谢正蒙任安乡县令时,在全国“行取卓异”(如现代之评功选模,荣获第 一),皇帝赐匾“清廉天下冠”。万历四十年(1612)51岁考授监察御史。由于 他本身清正公廉,故敢于劾亲王、批逆鳞。《潮州耆旧集》编者冯奉初在《文 集》中评谢御史是海瑞的继起者,诚非过誉。
我的能力秀主页链接:http://wm23.cn/Zzz1307120234
我的新浪微博链接:http://weibo.com/2260941080
我的梧桐子主页链接:http://www.wutongzi.com/uc/90127137.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