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是普宁市一项独特的民间传统舞蹈,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扬正抑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在民间广为流传。普宁英歌是一种壮美阳刚的群体舞蹈,表演者外观造型独特,队列形式变幻莫测,动作套式五花八门,场面恢宏,气势磅礴,表演风格威猛、雄浑、粗犷、豪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果敢、坚强、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和民族品格,舞出了中华民族之魂。普宁英歌因其突出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普宁英歌是广东省普宁市广为流传的一种汉族民俗舞蹈样式,迄今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普宁英歌约有四百年的历史。它起源于人民群众劳动之余喜习武 (学拳头),借以消除疲劳、健身壮体,后又在习武的基础上,根据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了"唱英歌",后代代相传,发展为南方汉民族优秀民间传统舞蹈。
2008年作为“广东文艺奥运军团”代表队之一在北京天安门表演,为北京奥运会开幕营造了热烈气氛;2012年,第二次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为广东省27个荣誉单位之一。另外,普宁英歌曾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展演;还曾先后代表广东省到北京、天津参加全国文艺汇演,誉载京华。也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的《远方的家》《走遍中国》所专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