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白毛茶又名乐昌白毛尖,原产广东省乐昌县。广东仁化、乳源、曲江、乐昌等地有分布。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15-1985。
乐昌白毛茶八成为手工制作,保持其原汁原味。其最大特点是茶叶肥厚,茸毛多,制成的绿茶其汤色微绿,清澈透明,清香四溢,饮后舌底生津,回甘持久,是全国名茶之一。若能以九峰泉水冲泡,则为上上名贵佳品。清朝时代沿溪山的白毛茶就曾被列为朝廷贡品。目前产品已销往美、日、英、法、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饮誉海外。
乐昌白毛茶有大叶白毛、中叶白毛和尖叶白毛三类,以大叶白毛品质较优,分布也较广。
韶关的乐昌、仁化等县的白毛茶以其特有的清香和甘醇闻名遐迩,它还有生津解渴、醒脑提神、消食开胃、防治疴呕吐、预防龋齿、驱除口臭、降低血压等多种功效。常饮可健身益寿。“白毛尖”茶是茶叶中的珍品,它因茶芽粗壮,密披银色毫毛而得名。经加工的茶芽毫毛银白如雪,茶汤清澈持久。据蒸青样生化测定,茶多酚42.84%、氨基酸1.47%、干茶样分析,茶多酚38.31%、咖啡碱5.5%、水浸出物45.03% 。
【乐昌白毛茶的悠久历史】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兴于唐而盛于宋),乐昌也有自己的茶文化。“客来敬茶”,“有空来家里饮茶”,这是乐昌人的传统礼节和日常用语。乐昌人所曰的茶,即泛指白毛茶(也叫绿茶)。
茶经道:“高山云雾出名茶”。乐昌白毛茶以野生或半野生状态分布在山区密林之中。1943年,我国著名茶叶专家罗博柔教授在乐昌九峰山发现野生大茶树,其芽梢披茸毛,命名为乐昌白毛茶,从此乐昌茶就正名叫乐昌白毛茶。
乐昌白毛茶呈乔木型或半乔木型大叶种,树势高大,自然生长高达3-6米,树姿半开或直立,直生粗壮。有大叶白毛、中叶白毛和尖白毛三个类型。乐昌白毛茶有提神醒脑,生津止渴,清热解毒,舒筋活络的作用。此外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元素,常饮白毛茶具有一定的抗结石和抗癌的功效。乐昌白毛茶以香气清新馥郁,滋味浓鲜爽口,汤色黄绿明亮而深受名家赞赏。
约公元789年,唐代茶圣陆羽因在广州任职期间,对所饮用的韶州茶(当时韶州茶的重点产区在乐昌)十分赞赏,便专程从广州来到韶州乐昌县考究白毛茶,有其在乐昌西石岩洞内壁题“枢室”,二字为证。陆羽在“茶经六之饮”辑录全唐名茶中记载:“韶州生黄茶,产于韶州各县,成以乐昌为贵。”这样乐昌白毛茶便在《茶经》中占有一席之位,随后自然成为帝皇的贡品。
据说清朝乾隆皇有一次夏天游江南,因中暑而大病不起,虽有御医在旁,却难痊愈。幸有广东籍官员将携带的乐昌白毛茶熬成浓茶汤,供皇上饮用,几天后乾隆的病竟好了。于是乾隆悦赞乐昌白毛茶为“神、奇、妙”茶。如此,乐昌白毛茶更是名扬天下。
1942年,陶铸参加广州起义不久,回湖南搞兵运工作路过乐昌沿溪山时,喝了几碗当地老百姓泡的白毛茶后,爬山涉水30公里仍不口干舌燥。于是乐昌白毛茶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1956年,时任中南局和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为发展乐昌白毛茶,便建议乐昌县委办茶场。于是乐昌县委、县政府遵照陶书记指示,动员和组织了大批城镇知识青年到乐昌山区开垦荒地,创办茶场。其后,他不仅于1956年、1958年、1963年三次亲临关怀和指导白毛茶的生产与发展,而且还从广州指派茶叶专家与农艺师到茶场指导生产。他曾高兴地对干部、职工说:“好、很好,茶质佳,汤色靓,留香长,回味甘。这是同志们多年艰苦奋斗,辛勤劳动的硕果啊!”
多年来,乐昌白毛茶在广东历届名优茶评比中都名列前茅。1965年在全国优良茶树品种鉴定会上,乐昌白毛茶进入21个金榜之列。1984年,再次被评中国30个茶树优良品种。1993年,乐昌白毛茶荣获全国第一届农业博览会金奖。其后又在下几届博览会中再获金、银奖等。
【乐昌白毛茶饮用方法】
白毫银针的形、色、质、趣是名茶中绝无仅有的,实为茶中珍品,品尝泡饮,别有风味。银针白毫泡饮方法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因其未经揉捻,茶汁不易浸出,冲泡时间宜较长。一般每3克银针置沸水烫过的无色无花透明玻璃杯中,冲入200毫升沸水,开始时茶芽浮于水面,5—6分钟后茶芽部分沉落杯底,部分悬浮茶汤上部,此时茶芽条条挺立,上下交错,,寸许芽心,银光闪烁,望之有如石钟乳,蔚为奇观。约10分钟后茶汤泛黄即可取饮,此时边观赏边品饮,微吹饮辍,升降浮游,尘俗尽去,意趣盎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