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潮汕话

家乡区县: 揭阳市榕城区

潮州话(Teochew)是七大汉语方言之一的闽南语之分支。正如其他汉语方言,潮汕话究竟是语言或是方言,至今仍
未有定论。然而,纯粹以语言学角度而言,潮汕话以至整个闽南语可看作是独立的语言,因为它们与其他方言不能互相理解。但是,潮汕话却能与一些闽南语的次方言互通,尤其是漳州、泉州、台湾的闽台片,可能是因为位于邻近地区。潮汕话和闽台片相交融的地区,方言兼具两者发音特色,如福建的诏安等。而且,潮汕话也有多个种类,潮汕地区居民和海外侨民都操不同的潮州话,其语音有显著差别。

潮汕话与闽台片闽南语语音语调上则差异明显。在闽台片惯用者听来,潮汕话有如是发音不标准的外地人在说闽南语。但两语毕竟词汇也有高度对应、彼此可能稍微能沟通。

潮州话源自闽南方言莆田话,南宋末期,因逃避外军入侵导致的战乱,十几万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潮州。在唐朝中后期,北宋期间、南宋末期,元朝后期的亦思法杭兵乱,明朝时、清朝的严酷的沿海迁界时陆续有莆田人移民现在的潮州,移民原因是莆田人口过多和逃避因逃避外军入侵导致战乱,南宋末期,因逃避外军入侵导致的战乱,南宋末年那一次规模最大。十几万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潮州。事实上,莆田移民是非常著名的事件!主要 移民路线:莆田---直接到---潮州。相比另外其它几处移民祖籍地、莆田存在很明显的不同,潮州、海南、湛江、雷州、电白等地的族谱系统相当的完整,这些族谱对“先祖迁自莆田”的记载非常的清晰,清楚的记明了莆田入当地籍始祖的年代名字,他们多是地道的莆田人,祖上多在莆田居住过十几代、数十代,居住莆田的时间最少的也有百余年,大部分长达几百年,乃至很大部分入籍始祖的姓氏、本身就是发祥在莆田的中国大名门望族,比如潮州湛江海南等地的林氏多为发祥于莆田的大望族莆田九牧林、黄氏多为“莆阳黄”、郑氏多为“莆田南湖郑”、蔡姓多为莆阳蔡等等。主要移民路线:莆田 直接到- -潮州,少量移民路线:莆田-泉州-潮州、莆田-漳州-潮州、莆田-泉州-漳州-潮州 。潮州话主要来自于闽南方言莆田话,而莆田话本身就和泉州话、漳州话有区别,所以潮州话开始就和泉州话等有很大区别,潮州话已经严重偏离泉州话等。由于潮州和漳州相邻,所以有受到漳州话的影响。虽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移民广东海南,但仍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留在了莆田,而留在莆田的莆田人的莆田话则继续受福州话的影响,和潮州话有了一些差距。 潮州长期远离祖籍地闽南的莆田,不和福州相邻,和漳州相邻,容易受漳州话等其它方言的影响,但是潮州话是以闽南莆田话为基础的受漳州话等影响的闽语。由于福州是省城,莆田与省城交流多,而莆田不与漳州相邻,所以莆田话受福州省城话影响程度大于泉州话受福州话影响程度,而且莆田距离漳州二百公里,古代交通不便,莆田话难以受漳州话影响。莆田是闽南中最早最长时间出现人地矛盾的地方,在唐朝末期,莆田已经人口过多,成为人口输出地,莆田开始有规模比较大的对外输出人口。还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几百年后再次移民到其他地方,他们的莆田话已经同化成泉州话或漳州话。由于莆田人移民泉州漳州很大部分的每年是几百人到几千人,很少有万人以上的,相对于在泉州、漳州的人来说是少数,所以容易被泉州、漳州人同化,何况有的莆田人已经移民几百年到几千年,早就被泉州、漳州人同化了!莆田话和粤语有很多可以互通,莆田话和粤语的某些部分区别很困难,有受粤语影响的潮州话仍然通过另外的方式保留了莆田话的部分特点。 从语言的存古现象来看,潮州话应为古兴化(今莆田)地区的语言,这和现在的莆田话是一样的,莆田话由于古音的大量存在,所以很多人感到兴化方言“好说不好写”,写不出来。其实不然,兴化方言兰骄语大部分话都可写成文字,且大部分句句字字有来历,故潮州话又被认为可能是最古老的福佬话(福建人的语言,广府人称闽南人为福佬人)。因为很多泉州话漳州话的底层(发音),反而要在潮州话觅到根源,而不是潮州话以泉州话漳州话为根源。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就是,很多在潮州话里面仍然有常用并且有音有字的,如果单纯从泉州话漳州话看都会被认为是无字可写,而根据潮州话的读音却能写出字来。

潮州话名称的由来是在古代潮州府使用的语言,古代潮州府包括今潮州、揭东、汕头、揭阳、潮阳、普宁、潮安、饶平、惠来、澄海等。客家话地区大埔和丰顺都有说潮州话的居民。而饶平等主要潮州话分布区,也有说客家话的居民。

18至20世纪期间,潮汕居民是移居东南亚的主要华人族群之一,故此潮州话成为海外华人的主要方言之一。因此,潮汕地区以外的华人社群,也有很多人说潮州话。

其中,很多潮汕人在泰国和柬埔寨定居,成为当地最大的华人族群。潮汕人在香港、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尤其是廖内省、北苏门答腊省、南苏门答腊省、西加里曼丹的坤甸和吉打邦)形成重要的少数族群。一些潮汕人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和欧洲居住,一些从潮汕地区而来,一些则从东南亚而至。

可是,随着全球化的普及,潮州话的母语使用者逐渐减少。受到共同文化和传媒影响,很多原以潮州话为母语的新加坡华裔青少年,都转而说英语、华语和闽南语(与潮州话有些互通)。华语也渐渐取代潮州话,成为年轻人的母语。尽管如此,潮州话仍然是很多新加坡华人的母语,而潮州人也是新加坡华人第二大族群,仅次于闽南人。

朋友你有没有梦想(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