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精神是怎样炼成的(一)

家乡区县: 陕西省府谷县

今年的春天,对于陕西北端的府谷来说,温暖来得过早。往年还春寒料峭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极具震撼力的大事,立刻让人们感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这就是当前受到国内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件,府谷煤炭企业家为当地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捐资近十三亿元。捐资对于府谷和府谷的企业家来说并不是稀罕事,从南方冰冻灾害到汶川地震,从积极参与本地的公益事业到关注整个社会,府谷的企业家用无私奉献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彰显着不一样的情怀,不一样的品德。正如县委书记张惠荣所说:“府谷的民营企业家已形成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新风尚。这些煤炭企业家不比谁生意做得大谁钱多,而是比谁为社会贡献多。”
这次捐资之所以受到关注,一是捐资数额巨大;二是所捐助的项目惠及全县民众;三是通过这次捐资把已经形成“府谷模式”被国家有关部委认可并在全国推广的“双百工程”推到一个全新的层面;四是企业家的精神在当地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影响着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们,一股思想革命的浪潮正在悄然掀起,被人们称为府谷精神。这种精神很快形成一种凝聚力,把政府、社会、企业和民众包融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之中,体现出一种新的活力,在社会各项事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府谷人骨子里的善心是府谷精神的原材料

位于陕晋蒙交界地带的府谷,一直以民风纯朴,正直善良而受人称道,在当地留下的一些历代民居中都有“及善人家”等字样,家家户户都把“习好向善,修桥补路”作为祖训。早些年由于当地自然条件差,靠天吃饭,有大批的人流落到内蒙古去谋生,有一句民谣道出了当时府谷的状况 “府谷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走过口外的人都会记得临行前老人的叮嘱:不要爱财,要勤快,多做好事,求善报。这句话的含义就是不要贪图意外之财,勤快就是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奋斗,首先要帮助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当年走西口的一批又一批人中,有的已经在内蒙古扎根落户,有的还是难以割舍故土回到家乡。不管留在内蒙古还是回到家乡,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府谷人厚道勤快都是出了名的。鄂尔多斯集团总裁王林祥、伊泰集团董事长张双旺等一大批人就是祖籍府谷,先辈走西口走出去的,但他们的成功和为社会所作的杰出贡献与骨子里府谷人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府谷民营企业家中以农民为主,而且有很多有过走口外的经历。虽然经营企业成功之后,他们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但灵魂深处的善心是难以改变的。
矿区的农民都知道,府谷的煤老板跟外界传说的煤老板是完全不一样的。放过羊、种过地、学过木匠、当过小工、掏过炭的刘彪从小到大一直在力所能及做善事。芦草畔村的刘润羊至今都清晰地记得刘彪的一些事情,当刘彪学成手艺当了木匠的时候,在一年之内就远近闻名,主要原因就是他善于帮助人,谁家有木工活需要他,他义不容辞不计报酬。煤老板有了钱,不是捡来的便宜,而是奋斗来的。从芦草畔村到新民镇所在地的沙沟岔有30多里路程,沿途的人都记得前些年经常见满脸乌黑的刘彪扛着钻杆等煤矿设备,从沙沟岔一直扛到煤矿。创业之初,煤矿的大多数设备都是刘彪用肩膀从几十里外扛进来的。然而,建设和经营一座煤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资金不足到处借贷,而当时的煤炭市场不好,本地交通不便,最初的几年都是亏本经营的。有一段时间里,刘彪被承重的债务压得快喘不过气来了,甚至有人看着他的煤矿不赚钱,拿着刀上门逼债。最先体验到村里有煤矿的好处是芦草畔的村民。已经债台高筑的刘彪,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其他村民,在煤矿负债经营的情况下,他每年依然为贫困的同村村民每户送一袋化肥,一袋白面。村里的智障男子刘绞爱对什么事都没有记忆,唯独能准确记起刘彪送给他家多少大米,多少白面。刘绞爱的父亲刘须儿死得早,丢下孤儿寡母3口人相依为命,刘绞爱的弟弟刘润爱是家里的顶梁柱,却不幸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留下智障的绞爱和年迈的母亲,两个特殊人的生活如雪上加霜。经历着债务重压的刘彪把照顾这家人的生活当成是自己的责任,亲自把一袋袋白面一袋袋的大米送到他们家里,百忙之中还时常关注着一家人的生活。艰难的日子里煤矿难得改善一回伙食,有一回灶上吃饺子,刘彪端起饭碗忽然想起刘绞爱母子俩,咬在嘴里的饺子咽不下去,他指示儿子,赶紧把煮好的饺子给他们送过去。刘彪的煤矿终于开始赚钱了,他也就成了有钱人,但跟他贴近交往的人都感觉他很小气,舍不得穿高档衣服,舍不得吃好东西,外出住宾馆还要把用剩下的免费洗漱用品装进包里带回来用。但捐助社会刘彪就不小气了,扶贫助学刘彪把几百万眼都不眨都捐出去了,给家乡建设新农村一下子就拿出8000多万,学校医院,贫困乡镇,只要需要帮助的地方,他都会出手帮助。2008年初南方发生冰冻灾害,刘彪专程赶到湖南捐助100万,当年5月汶川发生地震,刘彪又拿出100万。
高乃则老家高庄则村的村民说,别的村子里,如果有人有钱了,其他人就会眼红,就会处处为难。而高乃则不一样,高乃则有钱就等于大家都有钱了。截至2009年他总共为社会捐助金额达到157383000元,但他自己经常穿有破洞的袜子。
与高乃则、刘彪一样,府谷的所有企业家自始至终捐助社会,扶贫帮困作为分内之事。无法确切统计,从府谷这片土地上有了民营企业到现在,企业家们共捐出了多少钱,但接受过他们恩惠的人们却永远铭记于心,他们知道,只要向企业家开口从没有被拒绝过。于是一度时间周边地区甚至从外地来的一些好逸恶劳的人利用府谷企业家的这种慷慨和善心,把找企业家要钱作为职业,有的人要了钱还说企业家傻,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企业家奉献社会的积极性,伤害着他们的善心。

“双百工程”是提炼府谷精神的熔炉

时至2007年,府谷县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历史原因和地域因素造成的一些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具体表现在西部矿区以及县城周边的经济发达程度与南部和东部农业乡镇形成明显的距离,农民与农民之间的经济状况也差距悬殊,煤矿采空区塌陷等资源开发后遗症逐渐显露等。最普遍的现象是随着民营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大批青壮年把外出打工作为获取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偏僻地区的农民向经济发达地区及城镇迁徙已经成为趋势。于是,矿区和经济发展区域成了社会矛盾集中区,而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成了老弱病残的集中区,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相对落后和青壮年的迁徙,给这些群体的生活带来困难。如何面对现实,有效解决矛盾成了当时县委、县政府领导思考的课题。他们开始深入基层展开调研,寻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思路,很快就形成了比较成熟而且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除了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外,他们认为府谷企业家的善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源,只要加以引导就会体现更好更大的生活作用。于是决定实施“百机关单位帮百村、百工矿企业带百村”为主要内容的“双百工程”。企业家积极响应,华田煤矿矿长王生与他包扶的武家庄乡郭家崖窑村没有任何牵连,但当他了解到这个村自然条件落后,群众生活困难时,想到自己也是农民出身,也有过苦日子,就有了一种责任感,决定为村民办实事,他认为花钱帮助贫困山区的乡亲是很值得的。阴峁沟煤矿矿长王东生是外地人,他的煤矿因为多种原因,经营情况不是很好,但当他得知政府安排包扶的边家寨村民的具体情况时,什么都没有想就决定帮助这个村解决吃水难和行路难的问题。玉丰镁业公司董事长王振清正在国外考察,得知政府安排他包扶武家庄村时,通过越洋电话告知乡政府一定要全力支持“双百”工程,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多时间里,158个机关单位、183个工矿企业帮建的169个村,34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抓建的32个现代农业小区都显示出明显的效果,截止到2009年底,全县累计落实帮扶资金5.25亿元,实施帮扶项目669个涉及到公路、移民搬迁、人畜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双百工程”走出一条政府、企业、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帮建新农村新路子。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2008年9月“全国企业社会责任研讨会”在府谷召开,国家有关部委,部分省市扶贫办负责人及部分院校教授200多人参加会议,这是国务院扶贫办首次在一个县召开全国性会议。同年11月,由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等学府和有关机构的知名教授、专家、学者组成的“府谷现象”研究课题组。
就府谷而言,“双百工程”最直接的效果使全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矿区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全县经济发展区域的和谐氛围逐渐形成;企业家的观念有了根本的转变,从过去的做善事上升到担当社会责任的高度;县域经济迈上平衡协调发展轨道,同时通过参与帮扶使得行政机关的能动性逐步增强。

府谷精神是府谷企业家境界升华的结果

“双百工程”实施之前,府谷企业家的种种善举只是从人性和朴素的情感出发。“双百工程”的实施,使企业家这种做善事的举动上升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认为虽然企业的成功主要是依靠艰辛努力和合法经营,但地域资源优势也起到了决定的作用。他们说,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丰富资源给我们带来了财富,回报社会,为群众办实事是应该的。他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首先要感谢县委、县政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回报社会,体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为社会办企业,为社会挣钱是府谷企业家对自己事业全新的认知,这种观念的转变对府谷实体经济的彻底转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现在府谷的所有企业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经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他们的年终总结中就能看出一年来他们为社会公益事业所作贡献,从年初计划也可以看出他们下一步要为社会做什么。有的企业还把公益事业作为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一个内容。
2010年1月16日,由国务院扶贫办主办,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承办的新阶段社会扶贫机制暨“府谷现象”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会上,“府谷现象”研究课题组推出了最新研究成果《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环境与机制——陕西“府谷现象”研究》,专家组认为:“府谷现象”可以作为“府谷模式”进行推广。首例由地方政府引导,以民营企业家为主体的行为被作为典范在全国推广。2009年10月,府谷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人物高乃则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 “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2010年1月高乃则荣任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
就在这时候,高乃则决定出资为府谷建设府谷中学高中部,与此同时,刘彪已经启动府谷第四完全小学的建设工程。2月22日,府谷县委、县政府召开煤炭企业家新春座谈会上,与会企业家了解到县委、县政府规划建设府谷中学高中部、第二人民医院、第四小学、第四幼儿园等公益设施,彻底扭转这些基础性条件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而按照政府现有财力需要五年时间完工。企业家纷纷表示为这些项目捐资,保障项目早日完工,会场上争先恐后表达了捐资意向,到2月27日正式举行捐资仪式,企业家实际捐资都高出了当时表态意向,达到12.8亿元之多。这次史无前例的壮举,感动着所有的府谷人,他们认为企业家身上彰显出的就是这片土地上崛起的一种精神,府谷精神。

 

呆毛(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