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生态之要,发展之基。坚持把城市作为加快发展的引擎,围绕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和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力度,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同时,高度重视民计民生,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日就我县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记者专访了府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闫宽良。
记 者:近年来,我县紧紧以创建文明县城、卫生县城为总抓手,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力度,主要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绩?
闫宽良: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创建卫生县城、文明县城为总抓手,力度大、效果明显,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手笔的开发建设新区,新区的用地面积8平方公里,容积率1.8,绿地率达38%,可容纳8万人居住。
2、建成了占地总面积1400多亩的河滨公园,绿化面积达60.1万平方米,占公园总面积的85%,公园内设施完善,景观别致,是目前西北县级城市中最大的公园,成为府谷的一张名片。
3、建成了平均日处理量为4380吨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目前污水处理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污水处理运行平稳,城市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
4、建成了日处理150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2011年累计完成无害化处理总量4.9万吨,生活垃圾总产生量约5.39万吨,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
5、供气和供热工程是我县人民群众受益最直接、最实际的项目之一,目前,县城天然气居民用户达到20040户,商业用户达到185户,出租车用户达到310户,县城天然气覆盖率达到95%,县城供热总面积达到176万平方米,供热用户达到15016户。
6、建成了孤山川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全长5000米,治理后水域面积达3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40万平方米。
7、在建设大项目的同时,我县对老城区市民的出行难,上厕所难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大面积的、细致的工作。完成了友谊大酒店、兴茂大厦等三座人行天桥;完成城区内旱厕改水厕50座,城区内改建新建水冲式公共卫生间达92座;完成了大石板沟等26条排洪渠改造,完成了城内村等旧城区95条巷道的排水、道路的硬化工作;打通了天化路与河滨路的两条通道建设;清理并彻底治理了马家沟地毯厂坡等30多处垃圾坡;在背街小巷等60多条巷道安装路灯600余盏。
近年来,我县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设施的大力建设,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品位,奠定了建设幸福府谷的基础。
记 者:我县在统筹推进城市建设,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的同时,加快推进安居工程建设。目前完成情况如何?
闫宽良:近年来,我县在统筹推进城市建设,优先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的同时,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有效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困难的重大民生工程,完善规划,紧盯建设工期,紧盯工程质量,加快推进,取得重大成果。
新区一期经济适用住房于2008年10月开工建设,建设规模20万平方米,建筑套数965套。配建的廉租住房建设规模6000平方米,建筑套数120套。2010年9月,965套住房一次性分配到户,2011年完成了小区管网及公共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目前,一期经济适用住房已经具备入住条件。
二期廉租住房项目建设规模3万平方米,建设套数408套,于2009年3月动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小区公共配套设施全部完成,已经具备入住条件。完成投资7000万元。
随着县城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刻不容缓。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署、超前规划,“十二五”期间,通过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使“居者有其屋”有了清晰的实现路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可以租住廉租住房;低收入家庭,可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新就业及外来务工人员,可以租住公租房;中等平均水平收入家庭,可以购买限价商品房。“十二五”期间,府谷县计划投资54.6亿元,规划实施总规模210万平方米、26200套保障性住房,可解决7.2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建设总规模和总套数分别是榆林市“十二五”下达任务的2.15倍和1.64倍。
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总体思路,我县一次性完成了未来五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十二五”前三年,我县重点实施新府山小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建设总规模131万平方米,总套数16480套,计划完成投资34亿元。小区内高标准规划建设配套设施,计划投资6.5亿元,建设两座立交桥与城区路网衔接;投资10亿元,建设路、水、电、气、讯等小区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成以后,将成为“陕西领先、西部一流”的保障性住房示范小区。
2011年,我县深化认识,创新举措,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2011年3月份开工建设的新区二期经济适用住房总建设规模10万平方米、716套,目前已完成全部6栋主体封顶。完成投资3.19亿元。新府山开工建设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四类保障性住房项目共计开工面积42.8万平方米。目前,廉租住房完成6栋13层主体封顶,完成套数744套,完成投资2.88亿元;经济适用住房完成6万平方米桩基工程;公共租赁住房完成11层主体封顶,完成套数784套,完成投资3.026亿元;限价商品房完成正负零以上施工,完成投资2.404亿元。
2011年,我县四类保障性住房项目共计完成投资11.5亿元。
记 者:今年以来,安居工程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我县在以后的工作中是如何规划实施的?进展如何?
闫宽良: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是根据中、省、市有关精神,为有效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规划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项目规划选址于新府山和后河川两个小区,总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54.6亿元,总规模21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廉租住房15万平方米、3000套,经济适用住房80万平方米、12300套,公共租赁住房15万平方米、2500套,限价商品房100万平方米、8400套,四类保障性住房共26200套,可容纳7.2万人居住。
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思路,“十二五”前三年重点实施新府山小区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计划投资34亿元,建设规模131万平方米, 16480套,计划在三年内完成。2011年实施5026套,42.8万平方米; 2012年计划实施5196套,41.3万平方米;2013年计划实施6258套,46.9万平方米。同时建设两座立交桥与城区路网衔接;小区路、水、电、气、通讯、供热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也同步建设。
目前,新府山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封顶2244套,完成正负零施工1464套,完成桩基施工1608套,四类保障性住房共完成投资11.5亿元。
记 者:我县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迈出城乡一体化新步伐,全面建设幸福府谷,住建部门是如何规划的?
闫宽良:“十二•五”期间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是建设幸福府谷,推动县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为此住建部门结合府谷县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就城镇性质、布点、发展方向、目标、任务等综合要素,专题编制了《府谷县城乡一体化规划》,以促进城乡统筹、进一步提升我县的综合实力。主要规划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作大作强城市,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府谷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全县及周边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载体。由于全县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县城居住人口达12万,给城市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十二•五”期间,城市建设还必须把握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强化城市服务等工作重点,有效发挥城市的幅射带动作用。
二、优化城乡格局,建设一批新型重点村镇。根据我县产业结构现状、发展态势以及交通、信息网络覆盖的实际情况,我县依托府准、府店、神府高速等交通干线,完全有条件建设一批经济活跃、特色显明的村镇,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新民、庙沟门、大昌汗、清水、古城、黄甫等一级建制镇率先搞好规划建设,其规划手笔、视眼要放大,建设标准、档次要提高,确保在近期和远期的经济建设中能够发挥服务基地的作用。
三、抓好优质城镇创建工作,不断提高投资环境质量。“十二•五”期间,继续以文明城镇、卫生城镇、园林城镇、环保模范城镇的创建为抓手,全面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提升人文素质,营造文明、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积极探索和完善现代城市管理体系,健全城镇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我县经济建设的大环境。
记 者:针对部分市民和网友提出的城市设施维修缓慢等问题,下一步住建部门将如何开展工作?
闫宽良:鉴于我县历史的、经济的、地形条件的限制,供气、供热、公安监控、供水、电信等一大批管网没有地下管沟,这些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街道开挖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我局就如何将街道开挖和道路恢复工程出台了七项相关规定和具体措施:
一、严格审批程序,不符合城市建设规划的坚决不予审批;
二、严格建设工期,最大限度地缩短工期;
三、实行工程渣土日产日清制度,严禁工程渣土占道影响交通、影响市容;
四、实行提前告知提示制度,文明施工,获得群众的支持;
五、实行路面恢复督查制度,确保街道开挖路面恢复的质量;
六、实行路面养护明示制度,设置路面养护倒计时明示牌,明确道路维修通行时间;
七、实行错地段审批和错时段施工制度,严禁满街开挖现象发生。
我相信按照以上出台的相关规定和具体措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维护缓慢的问题将彻底得到解决。
记 者:城市文明是一座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一座城市特有的精气神,请问您是如何看待“府谷精神”的?
闫宽良:近日我县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县城”称号,我们感到非常振奋。这是目前全国最高的城市综合奖项,这一荣誉的取得为我县赢得了又一张城市名片。关于“府谷精神”,我们认为,可以简洁地概括为“勤奋”、“进取”、“宽容”、“创新”这八个字。具体而言,就是“干事创业的勤奋精神”、“又好又快的进取精神”、“忠厚互助的宽容精神”和“开放兼容的创新精神”。
勤奋是府谷精神的核心。体现了府谷人民战胜自然、摆脱贫困、挑战生存环境的战斗力和生命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府谷人勤奋、坚忍、生生不息的写照。一批批民营企业的崛起和壮大、城市面貌历史性的巨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不断攀升,就是府谷核心精神的最好解读。
进取是府谷精神的精髓。集中体现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又好又快建设家乡的“府谷速度”上。劈山造地的新区开发,日新月异的市政建设,4天一层楼、不足100天完成全年任务的新府山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现的正是又好又快建设家乡的府谷精神。府谷人民从来没有失去过进取,无论是艰难困苦的过去,还是光明美好的未来。
宽容是府谷精神的特征。体现在树立包容性增长理念,把民生工程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及扶贫帮助等诸多方面。正因为有了包容,府谷的经济事业才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有了包容,府谷文化才呈现出丰富感。府谷以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吸引周边地区甚至海内外融入府谷的经济建设之中,从而使府谷经济社会发展走向了赶超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创新是府谷精神的潜质。奔腾的黄河、游牧汉子的琴声,野性之美与人文底蕴,共同催生了府谷人民的创新精神。体现于“双百帮扶”的“府谷现象”,体现于全省率先推进十二年免费教育,体现于教育、大病救助和慈善三大基金。更体现于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全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示范县三大目标。府谷没有因地域的闭塞而失去创新,创新是府谷人民宝贵的潜质,历久弥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