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富裕的府谷更文明 让文明的府谷更幸福(2)

家乡区县: 陕西省府谷县

2011年10月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重要《决定》告诉我们,在经历了艰难的原始积累之后,在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之后,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文化强国,已经成为能否步入强国之林的关键。以此为契机,府谷县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倡导现代文明风尚,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发展软实力。积极实施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与市场竞争意识、现代科技知识有机融合起来,提高全县人民的素质。大力弘扬的府谷精神,深入推进“书香府谷”建设。经过近年的努力,府谷文化建设的收获与未来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府谷县文体广电局局长谭玉山。

记 者:十一五期间,府谷发展迅速,回首过去,在文化事业方面,我们取得了那些骄人的成绩?
谭玉山:今年3月,市政府将我县评为“十一五”期间全市文化、文物、新闻出版工作先进县区,11月中旬省文化厅组织专家对我县文化先进县进行了复查验收,并顺利达标,省厅领导认为府谷的文化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举措新、亮点多,值得肯定。总结近几年的文化工作,我觉得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绩:
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
我县已建成20个乡镇文化站,35个村文化活动室;2008年,投资400多万元,建成面积3600平方米的文化馆大楼,文化馆已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2009年,投资800多万元,完成了县体育场改造工程,完成了30个农民健身工程;2008年以来,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荣河书院和府州城文物保护三期工程;2009年,完成了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目前,该馆馆藏图书8万册,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
二是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
府谷有文工团、二人台艺术团两个文艺表演团体,专业演员一百多人。近年来,我县积极文化体制改革,切实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两个文艺团体每年到村、矿、企业演出280多场,成为周边旗县享有很高声誉的文艺团体,多次受到中、省市表彰奖励。2008年,府谷二人台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多次在中、省、市文艺比赛中获奖。2009年,二人台艺术团赴太原参加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比赛,我县演员张耀、刘美兰荣获冠军。正在编纂的《府谷二人台志》,现已完成初稿。2010年,陕西省第三届小戏小品大赛“府州杯”赛在我县成功举办,府谷代表队获得24项大奖,居榆林市第一。2011年5月,受中国音乐家协会指派,府谷二人台艺术团参加了匈牙利“中国之夜”音乐会,新华社、《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全程报道,扩大了府谷文化的影响力。
三是文化精品工程顺利实施
我们以办好一张县级报纸,建好一个政府网站,编好一套电视节目,推出一台二人台晚会,唱响一首府谷歌,创作一部电视剧,打造一条精品旅游线路,的“七个一”文化工程为重点,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目前,这些工作已全面启动并进展顺利,《府谷文库》编纂工作也全面启动,这些将会从根本上全面提升府谷文化软实力。
四是大文化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多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工作,每年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元宵节社火等庆节文化活动,经常举办文艺晚会、舞蹈、健身操、秧歌等广场文化活动,全县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加强社会文化工作,积极支持书法、美术、摄影、诗词等协会工作,认真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目前,我县大文化的工作格局正逐步形成。

记 者:取得上述这些成绩的经验和做法是什么?
谭玉山:我认为文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我们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得益于县财政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从而为府谷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认为,搞好文化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群众参与是基础,财政投入是保障,三者缺一不可。
在具体做法上,是文化工作者必须具有创新、苦干、奉献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创新是文化工作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传承和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才能满足群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才能培养优秀的文艺人才,创造出好的文艺作品,我们维修府州城、成立二人台艺术团、举办春晚、编纂《府谷文库》、开凿摩崖石刻等,都是我县文化工作的创新之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我局是负责全县文化、文物、旅游、体育、广播电视工作综合职能部门,工作量大面广,近年来,全体干部职工爱岗敬业,辛勤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他们辛勤汗水的结晶,我个人的力量很有限,关键是要带出一支能吃苦、讲奉献、高效率、能打硬仗的团队,只有爱文化才能发展文化,多年来全系统的干部职工热爱本职工作,团结进取,无私奉献,多次出色完成了各项重大活动,无私奉献、不计报酬,我们成绩的取得,是他们辛勤付出的结果,是府谷所有文化人热爱家乡、无私奉献的结果。

记 者:十一五,府谷文化建设收获喜人,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展望未来,府谷文化建设有哪些蓝图要绘?
谭玉山:文化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原动力,是一个地方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一个地方的“精”、“气”、“神”,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继续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和“文化惠民”工程,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大文化工作格局,让富裕的府谷更文明,让文明的府谷更富裕。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从增加财政投入,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举办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如孔子文化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全面提升府谷文化综合实力,实现府谷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记 者:县十七次党代会上提出建设“幸福府谷”,在我们文化建设方面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
谭玉山:张书记的报告高度概况了文化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文化是建设幸福府谷最大的原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落实张书记讲话精神,从十个方面,即:建立文化工作长效机制,持续增加文化投入,大力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切实保障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面实施精品文化工程,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认真开展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不断努力,进一步提升我县文化软实力,为建设幸福府谷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我局已草拟出《府谷县创建文化强县实施方案》,待省、市相关文件出台后进一步完善。

记 者:近日,我县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结合当前全县开展的新时期“府谷精神”大讨论,你是怎样理解府谷精神的?
谭玉山:我个人认为,“包容、创新、团结、奉献”可基本概括为新时期的府谷精神。首先是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府谷地处秦、晋、蒙接壤处,多种文化交融发展,正是由于府谷人包容、不排外,全国各地优秀人才云集于此,共同推动了府谷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府谷成为全国百强、陕西第一。第二是创新,争先创新是府谷人特有的精神,从六、七十年代陕北第一工业县,到八、九十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8条好汉闹富昌,成为全省率先发展乡镇企业的典范,到了新世纪,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入围全国百强县、这都是府谷人不断创新,几代人艰苦奋斗取得的成绩。第三是团结,府谷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团结带领一大批人共同致富,做大做强了自己的产业,尽管没有许多规章制度的约束,但府谷人特有的团结精神把他们凝聚在了一起,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创造事业的辉煌,府谷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团结互助的楷模。第四是奉献,从高刘现象到府谷现象,府谷人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奉献精神,这是一种从朴实的善心到崇高的社会责任,是“上善若水,大爱无垠”的奉献精神,也是一种特有的府谷精神。

 

呆毛(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