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潭镇位于惠来县西北部,地处普(宁)惠(来)陆(丰)三县(市)交界处,构成风光旖旎、千娇百媚的绵绵风景。葵潭镇背山面海,属沿海丘陵地形。1月均温14.1度,7月均温27.9度,年均降水量1829毫米。自然资源有锡、钨、铜、铁、金、甲长石、铅、锌、煤、高岭土、泥炭土和石英等20多矿藏。面积101平方公里。1987年人口5.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2万人。属丘陵地带。土质宜木宜果,为县最主要的水果产地。山地9.7万亩,种植荔枝、菠萝、香蕉、柑桔、桃李、青梅等水果3.37万亩,年产水果约7000万吨;耕地2.36万亩,其中水田1.23万亩,主种稻、薯、花生。竟内有山塘、水库34座,总库容1718万立方米。 建有小水点站6处,装机容量476千瓦。有35千伏变电站1处。有县办国营厂3家,二轻工业厂24家,镇办工业3家,个体加工工业40户。该镇竹艺产品已于1978年进入国际市场。198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635.43万元,其中工业产值825万元,占31.3%。由于地处潮汕地区通广州的省道要冲,商贸非常活跃,拥有个体商业约千余家。全镇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16所,幼儿园5所,影剧院2座,卫生院、敬老院、农民文化宫1所。镇竟内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70年代县药材公司设站收购,收购品种约定120多个,年收购量约1吨。
葵潭镇是潮汕地区人口较多且较为稠密的乡镇之一。2004年末人口为10万人,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99%以上,另有极少数的回、满、苗、壮、黎、傣、京等少数民族。葵潭镇现辖31个村委会,3个社区居委会。境内有国道324线、337省道、普惠高速、深汕高速、厦深铁路。
葵潭镇所属地方,历史悠久。据<潮州志·地质志>载:“泥砾石见于葵潭附近,但高于现今河床约二十米,高度达数公尺,位其灰色粘泥吉砾石所组成。载葵潭北五里之葵亭桥头,所见者厚约十公尺,上为现代河流砂泥层所复”,“泥砾石疑为二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冰碛层”。据惠来县文物部门考察记载:“据葵潭的头屯飞鹅岗和葵亭桥头所见的泥砾石,疑此地于百万年前曾经历过冰碛”,“葵潭东三里的葫芦寨附近偶有块集岩及少量之火山灰烬,层甚薄,乃属侏罗纪(中生代)火山岩系之遗迹”。葵潭镇所属的千秋镇,创建于唐代以前。据《潮州府志》载:“千秋镇……,唐末盗贼蜂起,官兵屯营守之。”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腊月,帝昺、文天祥、邹沨等曾屯兵于此,“丰碑永勒号千秋”。
葵潭镇,古往今来乃集市所在地,昔年称为旧铺。旧铺北侧处龙溪河上有一石桥通往北岸,乃来往者必经之道,南岸有碧水岩庵,俗称“渡头庵”,昔有学子吟诵“碧水流沙长”之诗句;岸边有一深潭(称“观音娘潭”)和一株古葵树。尔后旧铺逐渐扩大,明代年间更名为葵潭。“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惠来知县张玿美以葵潭乡为闽粤往来孔道,界处崇山,离县甚远,必需专员管理,应设巡检一员在葵潭驻扎,盗贼私枭,专责捕缉,遇有失事,照专管例议处。若沿途递解饷鞘人犯等事,凡到葵潭,令该巡检验明申报,拨役护送,毋庸绕道抵县,致滋耽搁。详情允设葵潭司巡检一员,给印信,其巡检衙役,照经制额数添设,所需官俸役食,将奉在汰北山驿驿丞额编经费银两拨给。”(摘自《清·惠来县志》)。
葵潭镇,清代以前属龙溪部,称葵潭乡,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称葵潭镇,置葵潭区,包括葵潭镇、新东乡、区中乡、月南乡、溪南乡、东墩乡等一镇五乡。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改称第四区,包括葵潭镇、月南乡、南溪乡、新东乡、东墩乡、葵陇乡、梅峰镇、南阳乡、松阳乡、云落乡、高埔乡等二镇九乡。1949年4月26日葵潭镇解放,同年8月1日惠来县人民政府成立后,葵潭区辖一个镇和十四个行政村,包括葵潭镇和元青、屯溪、溪北、岭后、岭南、新湖、横坡、石角、葵长、玄武、长春、吉成、溪南等行政村。1952年5月,改称惠来县第三区,辖葵潭镇和十个乡。1953年4月,惠来县第三区辖葵潭镇和十三乡、七十三自然村。1956年12月撤区建乡,改为葵潭镇。1958年9月14日,全县取消乡镇建制,实行政社合一,把葵潭镇、青坑乡所属地区合并,成立红星人民公社。1958年12月惠来、普宁并县,红星公社隶属普宁县管辖;1961年恢复惠来县建制后,改称惠来县葵潭公社。1983年11月实行政社分设,设区建乡,改为葵潭区,辖葵潭镇和十六乡。1986年10月撤区建乡,重新改为葵潭镇迄今。
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why19941227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01525548.html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764867645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76486764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