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向省级教育强县迈进(全国百强县系列报道1)

家乡区县: 陕西省府谷县

教育是一切希望之所在

“十一五”期间,政府投用教育资金累计达17.3亿元,并在全国率先实行15年免费教育,用实践证明了县委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民本理念,倾心尽力提高教育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无限后劲和潜力。
我县推出15年免费教育,这一惠民政策一夜之间传遍千里,并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率先之举,闻所未闻,不难发现,人们对县委政府民本为先的胸怀和胆识给予啧啧赞许。
新学期开始了!全县15年免费教育得到顺利施行!事实证明,我县15年免费教育,这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已落到实地,乐在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坎上。
“人民的教育政府办,办好教育为人民。”这是县委书记张惠荣多次说到的一句话。在这句朴素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到县委政府办好人民教育的施政纲领和坚定信念。

率先之举 上幼儿园三年全免

路女士的女儿今年在县第二幼儿园就读。提起免费上学,路女士喜形于色,去年女儿在育才幼儿园就读,每学期课本费和保教保育费得花上千元。“今年一分钱也不用交了。生活在府谷感觉很幸福,前几天刚办了公交卡,这两天孩子上学也不用交钱了。政府的关怀从老人到小孩,从看病到上学,无处不在。”采访中,谈及孩子上学,政府买单这一惠民政策,好多家长笑意盈盈,满心欢喜,对政府的拥护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孩子上幼儿园三年,课本费、保教保育费全免,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率先之举。凡在我县公、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全能享受到免费政策的成果,老百姓如沐春风,幸福指数又一次被大大地提高了。
记者在教育局了解到,截止8月17日,全县有近9300名学前儿童免费上了幼儿园,入园率占到95%——98%。
教育局副局长李正南介绍,补贴标准为:第一、第二公办幼儿园每生每月补贴70元。童爱幼儿园、大风车幼儿园等14所民办幼儿园根据办学条件分四个等级,给予每生每月补贴176—256元不等,仅此一项补贴,下学期政府财政投入将达到680余万元。
学前免费教育,农村的孩子可以和城里孩子享受一样的待遇。走进木瓜学区中心幼儿园,米老鼠、唐老鸭等动漫世界的小动物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校园的围墙上,与彩色地砖交相辉映,再加上五颜六色的玩具设施,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一分钱不收就能上学了!”4岁小女孩王楮的妈妈袁改梅告诉记者。王楮一直跟奶奶生活在离木瓜镇十几里路的芦沟自然村,听说今年幼儿园免费上了,而且教育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袁改梅就把女儿接回来上学。她说:“对农民来说,免费确实是一件好事,既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又能给孩子提供这么好的学前教育环境,真是非常感激党的好政策!”
说到学前免费教育筹备工作,李正南形象地比喻说:“这是县委政府带领教育系统一班人打了一场攻坚大硬仗。”
学前教育是人之启蒙教育,作用重大。孩子入园不用花钱就好了吗?不是,让孩子接受高质量高水平的学前教育才是根本。为此,县委政府统筹规划,合理调整城区幼儿园布局,新建第四幼儿园、第五幼儿园、孤山镇第二幼儿园等5个幼儿园,改建了哈镇一学区、清水镇等13个幼儿园,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城区和各镇幼儿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三评五比地公开聘任586名专职幼儿教师,全力保障城乡幼儿能接受较为良好的学前教育。
记者在教育局采访时看到一份《府谷县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其指导思想清晰,发展目标明确,计划到2013年全县公办幼儿园园所总数发展到35所以上,教学班318个以上,满足9540名幼儿入园要求,全县学前一年入学率达到98%以上,而且城乡幼儿园布局更加合理。
目前,全县有幼儿园38所,其中县城15所,在园幼儿9278人,其中城区幼儿园人数占到总人数的70%。
教育局副局长高飞说,15年免费教育,这项惠民政策,不单单让府谷人得益受惠,同时也是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来务工人员的“大甜头”。目前,非府谷籍的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10%还多。

加大投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一个国家的繁荣依靠教育的发展,一个区域的繁荣也得依靠教育的发展,教育之于一个地域繁荣昌盛所发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陕西第一,跻身“全国百强”、“西部十强”行列。如何能让教育走上与发达经济格局相匹配的率先之路?这无疑是一重大课题。几年来,围绕这一重大课题,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教育系统上下合力,动脑筋、出点子,想法子,科学谋划,多措并举,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力向教育强县目标迈进,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教育在经济潮头上呈出破浪前行、扬帆远航之势。
几年来,全县教育在“资源合理配置,城乡一体发展,条件同步改善,质量整体提高”的方针指引下,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先后制定下发了包括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的系列文件。不仅如此,由县委书记挂帅,亲自主抓教育工作,切实解决了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系统工程,要抓好教育,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必须得有只争朝夕的信心和干劲。”教育局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连年来,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巨大投入和惠民补贴可圈可点。数字佐证,不妨随记者看一组数字。
“十一五”期间,全县用于教育的投入共计17.3亿元,落实基建资金就达8.17亿元,新建校舍37余万平米,改扩建校舍1.6万平米,拆除维修危房3.5万平米,购置电脑3500多台,添置图书15万册,为城区中小学和农村中心学校配齐了电子白板,并按照省定Ⅰ类标准,配齐实验仪器及教学辅助设备。改建和新建全县中小学校食堂及供暖实施。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家捐资助学,共筹集11.2亿元,用于府谷中学、府谷职业中学等校迁址建设,全面改善育人环境。
我们可喜地发现,我县“双高普九”的巩固提高取得了新成效,教育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备受关注的民生工程府中新高中、职教中心、第四小学、府中操场改造等一批教育重点新建项目工程进展顺利。今年共落实基建资金4.45亿元,完成了一系列新建、改扩建、维修加固、操场硬化塑化、校园美化绿化及校园等工程。落实资金1454万元,充实现代教育设施设备。
毋庸置疑,惠民补贴是我县教育的一大亮点,各项惠民免补资金超1.76亿元。其中义务教育投入1.24亿元,高中投入5207万元。2006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行了“两免一补”,尤值一提的是,2008年在省内率先实行了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蛋奶”工程,在2010年春季开始,高中阶段实行了“三免两补”政策,其中包括免学费、免杂费、免课本费和寄宿生生活补助以及“蛋奶”补助。
2008年—2010年,全县共资助贫困大学生2297名,累计发放助学贷款1362.69万元。加大了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三年累计发放资助资金600万元。
2010年11月成立了教育基金会,由13家民营企业每家注入1000万元资金,县财政局注入资助资金3000万元,共计1.6亿元基础资金,每年将拿出1500万元奖励评选出来的好校长、好教师等。
诚然,近年来,我县教育投入巨大,“产出”也相应地得到有效提高,教育水平稳步上升。今年备受瞩目的全县高考中,我县高考成绩全面告捷,二本上线人数达到890人,上线人数较去年明显增加,获得了大面积上线和成绩含金量双高丰收。此外,高分段人数有新突破,600分以上有59人,有4名考生成绩进入全市前十名,其中贾二文与郭相阳分别以685分和681分的优异成绩勇夺全市理科第一、第二名。普通类高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更多的学子圆了大学梦,这充分表明,我县的高中教育已经逐步从传统化教育模式向现代化教育模式转变,从普及型教育向提高型教育转变,从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转变。

 

 

呆毛(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