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粤采风:一年一逢阴阳圩

家乡区县: 湛江市雷州市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是雷州杨家镇井尾坡村群众翘首盼望的一年一逢的阴阳圩日。一片荒凉的坟茔坡地竟成为圩场;坡上人山人海,摆卖的、购物的、品尝小食的、观看游神的……各得其所,自得其乐!

阴阳圩,不仅名称古怪,神秘兮兮,还奇在每年仅只一逢。说是圩,圩上却没有一条街道,没有一个铺面,没有一间民房。这个圩场实际是一片面积近于1000亩的荒坡野地。百草丛生,林木扶疏,坟茔杂陈其间。如此荒僻之地成圩场,确令人顿生神秘之感。据说圩名的由来,缘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清朝康熙年间,有一年圩日凌晨三时,一个屠户挑着猪肉来到圩上,刚放下担子,便有一个人急匆匆起来,说要买7斤7两猪肉。屠户从未碰到买肉还讲定两数的,虽心里纳闷,但因做生意图个开市大吉,也没多问,当即割下一大块肉,一称,神了,恰好7斤7两。这天,屠户的生意奇好,货俏价高,日上一杆时已卖光收市。清点钱时,屠户觉得有枚铜钱奇轻,便将其浸入水中,岂料,铜钱竟浮在水面。屠户大惊失色,跌在地上。众人询问何故,屠户回过神后便说出了开始时的疑窦:那顾客脸色苍白,身影模糊,声音怪异。此后,“阴间的鬼神也来赶井尾圩”之说便不胫而走。“阴阳圩”由此得名。传说终为传说,至于阴阳圩源于何时,现以难于考究。直接促使阴阳圩的形成和繁荣的应是井尾村每年的神诞“婆母节”。当地供奉妈祖,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都举行祭祀活动,节前,本村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斋戒三日。传说,清朝乾隆年间,井尾坡神会达到鼎盛时期。当时,除了附近的村庄外,远的有雷州市东里、北和、乌石等镇,更远的有吴川、遂溪、徐闻等地的“婆母”共有70多顶神轿云集井尾坡参加祀神仪式,当时人们以能到井尾坡娱神赶圩为荣,津津乐道。

阴阳圩上摆卖的商品种类繁多,有卖服饰类的、水果类的、饮食类的、农用物资类等的十足的农贸市场,场内货物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其中最为特出的要数竹器。放眼望去,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竹器令人眼界大开。这真是雷州竹器大荟萃,也是雷州竹器的大展示。记者徜徉其中,无不为阴阳圩上那商品交易中所呈现的古朴民风和数百年所流传的俚俗所吸引。

阴阳圩上的竹器畅销由来已久,据说从阴阳圩上购回的竹器,虫不蛀,经久耐用,一直传为美谈,特别是圩上有一条不成文约规,凡是来赶圩的,每人至少买上一件竹器,忌空手而归,以图来年吉利。 为此,在返家的路上,人们手提、肩扛、车载着一大串竹器,一路欢声笑语,成了一方奇特的景观。

时近中午,“婆母”坐轿出游,但时下的娱神活动已没有传说中的鼎盛,只有当地“婆母”一轿独游了。虽然如此,阴阳圩的热闹场面仍旧非常壮观,其时,摆卖的、赶圩的、游览的、游神的,都汇集在坡上,说笑声、叫卖声此起彼伏,游神的锣鼓声、唢呐声铿锵作响。坡上并肩接踵,人山人海。此时,太阳虽猛烈,晒得人头冒热汗,但购物的、品尝小食的、观看游神的,都各得其所,自得其乐。大大小小的遮阳伞点缀着阴阳圩。远远望去,似是圩场上盛开的五颜六色的野花。偌大的荒野圩场,似是人们的节日盛会的地方。

这片荒坡野地,这一年一逢的阴阳圩,这欢乐的人流,这热烈的氛围,从中可看到阴阳圩于悠悠岁月中走过来的沧桑史,同时更令我们感受到雷州民俗风情的无穷魅力。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m23.cn/yehongfei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86924354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786924354
我的梧桐子网站:http://www.wutongzi.com/uc/74824878.html

yehongfei(2014-12-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