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烈路近现代革命广州,是我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洪秀全在这里领导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康有为在广州举办“万木草堂”培养了一批维新运动的革命骨干人才;黄埔军校师生在这里举行东征和北伐;孙中山在广州领导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起义,并在这里三次建立革命政权;共产党领导广州起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震惊中外的革命事件,产生了一批革命英雄人物,留下了一批革命纪念建筑和遗址,其中最为集中的是在先烈路,有10多处近现代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是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堂。其中最著名的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国、十九路军抗日阵亡烈士陵园和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我在1959年到中山大学读书的时候,到广州第一个要看的地方就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墓,因为在读小学时就学习过。这个地方已辟为黄花岗公园,是革命圣地,也是广州主要的旅游点,每年接待的游客很多,仅是国外旅游者就有30多万人次,特别是海外侨胞来广州,都要去黄花岗瞻仰烈士墓,敬献花圈。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位于先烈中路,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于1911年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在广州发动起义,攻打两广总督府而壮烈牺牲的七十二位烈士墓园。1912年广东军政府拨款始建,1919年海外华侨募款建设了墓亭、纪功坊、月台、四方塘等建筑,以后又增建了黄花亭、西亭、正门。1954年又一次扩建,形成了今天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庄严肃穆,绿树成萌,满园黄花的纪念性公园。正门是凯旋式的大门楼,门额上刻有孙中山手书的“浩气长存”金色大字。内有230米的墓道、泮池、石拱桥、七十二烈士墓碑、“缔结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还有孙中山亲植青松和高举火炬的石雕自由神像。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黄花浩气。
十九路军陵园占地5.2万平方米。始建于1928年,主要建筑有花岗石的凯旋门、罗马园柱形纪念碑和半园形柱廊、门亭、英雄题名碑、抗日亭、蔡廷锴、蒋光鼐墓、将士墓、战士墓、先烈纪念馆、浮雕墙和展览馆等。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先烈南路和东风路交界处。正门刻有周恩来手书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八个大字。广州起义纪念碑刻有邓小平手书的漆金碑名。陵园中心为烈士墓包,护墙刻有朱德题字:“广州公社烈士之墓”,还有“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四烈士墓、叶剑英碑和广东革命历史纪念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红陵旭日”为羊城八景之先烈一。
先烈路上还有邓荫楠墓、兴中会坟场、张民达墓、邓仲元墓、朱执信墓、史坚如墓等。
在一条几公里的路上有那么多的陵园、英雄墓和纪念建筑,是全国少有的,这是一条内涵非常丰富的革命文化风景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