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农问题的试验田
2002年以来,湛江农垦进行以“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为核心的多方面的改革创新探索,使农垦这个老国企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湛江农垦的成功实践,说明像农垦这类人员多土地广、但社会负担重的国有老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并不是包袱,而是有条件、有能力成为雷州半岛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主力军。
陈剑峰告诉记者,湛江农垦解决农业增效、农工增收的思路主要有两条:一是集团内部“以工补农”,即工业向下游产业要效益、向上游农业补利润。工厂为农场提供肥料、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设备,共同分担成本,一句话,将农产品粗加工的利润大部分反哺给农场,工业主要依托粗加工后产业链条的衍生和循环经济带来的市场空间开掘利润。二是发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目前除农垦内部外,还通过订单形式,带动农村农户种植甘蔗30万亩、剑麻5万亩、菠萝4万亩以上。
有关专家曾对湛江农垦这种紧密结合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湛江农垦这种做法从根本上有利于解决我市乃至我国各地较普遍出现的农村乡镇经营“一分就散、一统就死”的老弊病。湛江农垦的成功实践,实际上探索出了一条变千千万万的农民为农工的有效途径。湛江农垦的成功实践,也为雷州半岛广大农村土地流转闯出了一条新路。农村普遍经营分散、农户规模小,是造成农民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湛江农垦每个农场就像一个镇,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具有较强的抗市场风险能力。
陈剑峰表示,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证农民可持续增收和加快农垦企业发展的角度,农垦单位乐意作为雷州半岛土地流转改革的“试验田”,由政府来引导农民,由企业来落实市场,共同探索一条解决湛江“三农”问题的新路。
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m23.cn/Ltingting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5826606.htm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85986231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