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第一人”
(摘自碧海银沙)离休后的祝宇耕耘不辍
碧海银沙网讯(图文/谭启滔 李满青 编辑/王文和)位于海滨路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 1903年建成,是法国在中国的广州湾租界的统治机关驻地。1943年至1945年为广州湾日本占领军军部。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同年9月21日,中华民国政府收回广州湾建湛江市,市政府驻此。1949年湛江市解放后,市人民政府亦曾在此办公。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建筑3层(含地下室),总面积1902平方米,有鲜明的近代西式建筑风格。
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既具特殊风格,又有很特殊经历的建筑物,如果不是原文化局局长祝宇铁了“犯上”的决心,进行一年多的据理“斗争”,制止某单位拆除兴建宿舍的行为,市民今天再也看不到见证广州湾——湛江市百年沧桑历史的一个古建筑物。
解放时在市委工作的祝宇[图]
时间追溯至1985年,为保护这一历史遗址,祝宇承受着巨大压力。他顶住上面以两次书面和3次电话下令拆除的通知,遭受上级有关部门多次指责。某部门领导说:“这是什么文物,有什么价值?又不是革命遗址,这是耻辱标志。”
劝告祝宇不要顶住不办,并以扣下市歌舞团排练场经费来威胁。但祝宇以保护文化遗产的独到眼光,宁愿被撤职也要保护好这座历史文物。1986年春节年初四,市某领导找他谈话,严厉批评他为什么不同意拆除?他旗帜鲜明地表示:“这座古建筑是湛江历史见证,是文物。我作为文化局的领导,不坚持保护这座建筑物,是失职,是对历史不负责任,也对不起人民,将来子孙后代会骂我们的。”这回答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从政的风骨。为保护这一文物建筑,他觉得单文化局很难顶住从上面来的压力,于是又以过人的智慧,争取省的支持。请时任市博物馆馆长阮应祺立即以市文管会的名义,起草保护这一文物的报告。祝宇亲自签发,以快件呈报省文管会。
1986年9月7日某工程队不顾文化局的反对,在某领导支持下,恣意动手拆公使署的附属建筑物值班室,进而要拆除公使署旧址。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省文管会 “同意市文管会意见,这是一座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应作为文物保护”的批复文件当天下达,这可真是挽救公使署旧址命运的“及时雨”。
但按程序省有关部门的批示,还得当地领导认可才行。祝宇当天正在主持一个会议,分不开身,他叮嘱时任副局长的丁映茜无论如何都要找到市长签批。丁映茜为此事上演一场“跟踪追击”市长的一幕。当时市长参加一位老同志遗体告别仪式,文化局的车开到殡仪馆,市长的车已开出返回市政府的路上,丁映茜的车忙掉转头,盯住市长的车紧紧跟随。市长的车刚开进市府大院停下,丁映茜截住市长说:“请领导阅处,十万火急!”,把工程队正在拆除公使署旧址的情况向市长作了汇报,并把省文管会批复件呈上。市长阅后干净利落地在文件上签署:“同意作为文物保护,任何单位不得拆掉”,公使署旧址才得以保存下来。
弹指一挥间,20多年过去了,公使署旧址成为进行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文物。1993年祝宇从文化局局长的岗位上离休。
抚今追昔,近日他和爱人散步到法国公使署旧址跟前,他深情地对老伴说:“这是湛江历史的见证物,我不能不保护它。保护国家文物,每个市民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m23.cn/Ltingting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5826606.htm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85986231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