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吴传统泥塑工艺源于南宋,盛于清末和民国初年,制作采用雕、塑、捏、贴、刻、印、彩等技法,作品以戏剧故事人物组合、人物头像为主,形象生动逼真,据了解,“大吴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我国三大泥塑。据悉,去年大吴泥塑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大吴泥塑源远流长,其历史可溯至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距今773年。清代中叶至民国初为大吴泥塑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泥塑作坊遍及全村,几乎家家有作坊,人人会泥塑,泥塑艺人有400余人。全村形成一个泥塑制品的自由贸易市场,来大吴采购的商人络绎不绝,泥塑制品近销邻县近乡,远销东南亚各国,泥塑生产成为该村的主要经济支柱。大吴艺人还被邀请到国外去进行泥人制作表演,他们的作品在工艺展览会上获奖,得到珍藏,成为民族工艺的奇葩。“贴塑”是大吴人的艺术独创,也是他们贡献给泥塑艺术的“绝步”技法,是天津“泥人张”、“惠山泥人”乃至全国全世界都没有的技法,这种“压泥成片、拆片成衣”的功夫就是在清代的泥塑鼎盛时期,大吴村也只有少数人会做,如今会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