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议局旧址

家乡区县: 广州市荔湾区

始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由日本留学生金浦崇、金浦芬捐建)。建国后,1958年在主楼建立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成为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宣统二年(1909),广东咨议局成立,第一任议长易学清,副议长丘逢甲、卢乃潼,咨议员陈炯明等72人,多属守旧派。

咨议局成立至1911年12月22日结束,共存在两年两个月,提出并议决各项议案127件,包括法规、财政、经济、教育等方面,对广东发展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1911年广州爆发“三·二九”起义失败,牺牲的革命党人陈尸在咨议局前,后由革命党人潘达微殓葬于黄花岗,以“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为题写了一篇报道。

1911年武昌起义后,广东各界在咨议局集会,庄严宣布广东脱离清政府独立,成立都督府,推选革命党人胡汉民为都督。此后咨议局先后改为省议会和非常国会。

1921年5月,孙中山在此宣誓就任非常大总统。

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工农群众运动蓬勃发展。为了适应革命形式发展的需要,1925年11月,国共合作大本营国民党中央党部由越秀南路惠州会馆迁到这里办公。国共两党代表参加的最高政治决策机关政治委员会也在这幢房子后座的原粤军总司令部楼上办公。当年,国共合作的许多重要政策、法令、指示就在这里制定,对革命进程有重要影响的不少会议也在这里举行。国共两党大批革命活动家毛泽东、林祖涵、谭平山、吴玉章、邓颖超、李富春、沈雁冰、萧楚女以及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等都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促进革命运动的发展。

这里也是工农群众集会的重要场所。省港罢工委员会、广州工人代表会、广东省农会、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等单位亦经常在这里举行会议。1926年5月1日,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和广东省第二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就联合在此召开。我国工人运动领导人苏兆征、邓中夏、刘少奇以及全国各地代表一同在此参加会议,为中国工人运动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1926年10月15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各省区代表在此举行了联席会议,讨论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北迁武汉等问题。

1927年1月,国民党中央北迁后,这里一直成为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所在地。2006年5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HOKFENG(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