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奈曼旗近几年经济发展无论是在农业还是在商业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奈曼旗资源丰富。盛产玉米、水稻、葵花、荞麦等20多种无公害粮油产品,奈曼小米、老哈河大米、荞麦米并称“奈曼三米”,年均产量分别为1100万公斤、3000万公斤和4000万公斤。科尔沁细毛羊闻名遐迩,草原白鹅发展迅猛,是全国重点产毛县之一。甘草、麻黄草、蒲苇草并称“奈曼三草”,年产量分别为150万公斤、300万公斤、200万公斤。大理石、石灰石、麦饭石、金、银、铜、铁、铅、锌等已探明矿藏20多种,其中,大理石、石灰石、麦饭石并称“奈曼三石”,蜚声海内外,开发利用价值可观。
原油初步探明储量1亿吨以上;压裂砂、硅砂、型砂并称“奈曼三砂”,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发潜力。全旗现有大型沙漠水库2座,中小型水库24座。怪柳、沙漠水库、林网(带)、天然牧草构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 近年来,为使“农业为主”加速向“工业引领”全面转型,全旗上下按照“创新奈曼,实现突破”的总要求,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核心,以工业经济为突破,以推进产业化为主线,大力发展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形成了木材精细加工、农畜产品加工、矿产开发和化工四大工业支柱,着力培育了水泥、氯碱化工、染料化工、电力能源、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集群,规划和建设了奈曼工业区、奈曼化工区、八仙筒工贸区、氯碱综合化工区、矿产开发区、养殖示范区六个工业园区。
2007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亿元,达到56.04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29.3%和21.5%,三次产业比为22:47:31。全旗财政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大关,达到3.03亿元,同比增长60.3%,增长速度比上年增加近16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95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64.4%,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20亿元,达到23.1亿元,比上年增加7.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86亿元,同比增长2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7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96元,分别增加853元和467元。
人均收入可以,每年财政收入2.5亿,40多万人口。
我们奈曼家乡特产也很多,比如;碳烤牛肉干、沙地无籽西瓜 、菜包、炒米、奶酪等。
近年来,为使“农业为主”加速向“工业引领”全面转型,全旗上下按照“创新奈曼,实现突破”的总要求,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核心,以工业经济为突破,以推进产业化为主线,大力发展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形成了木材精细加工、农畜产品加工、矿产开发和化工四大工业支柱,着力培育了水泥、氯碱化工、染料化工、电力能源、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集群,规划和建设了奈曼工业区、奈曼化工区、八仙筒工贸区、氯碱综合化工区、矿产开发区、养殖示范区六个工业园区。
工业经济扩量提效。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狠抓产业培育、园区建设和涉企服务,工业带动能力明显提升。全年引进重点项目45个,组织实施超千万元项目38个,宏基水泥、华电秦天图布日格风电场等19个项目建成投产。备受瞩目的和谊新型镍铬复合材料项目进展顺利,1、2号矿热炉如期投产,3、4号矿热炉土建完工,有色金属和装备制造产业列入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产业培育取得新成效。2×12.5万千瓦动力车间及科区至奈曼、库伦扣河子至奈曼2个220千伏输变电项目加速推进,和谊220千伏、35千伏变电站投入使用,制约工业园区发展的电力保障问题开始破题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120万亩,开展人工增雨作业35点次。大田播种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械收获面积达到80万亩。灵活有效开展培育新型农民专项行动,累计培训农牧民27.3万人次,广大群众道德素质、法制意识、劳动技能普遍提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