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蒲城县位于东经109度21分17秒至109度54分49秒,北纬34度44分50秒至35度10分30秒之间,南北宽47公里,东西长52.9公里。面积1584平方千米,属于陕西省关中东部。东与澄城,大荔相邻,南与渭南相邻,西与富平相望。
气候
蒲城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唯雨量偏少,平均气温13.2度,降水量541.7毫米,日照2282.4小时,无霜期219天。春季气温多变,夏日多雨伏旱,秋凉阴雨少晴,冬季干燥少雪。
交通
蒲城县交通便利,乡镇间公路网通。
渭清,西禹公路在县城交叉通过。西延铁路,西韩铁路自西南向东北横穿境内,铜蒲铁路自西北
南下与西延线相连。境内铁路线总长146.6公里,沿途设14个火车站。
河流,山川,地形地貌
河流:北洛河,古称沮水,简称洛河,洛水。洛河发源于定边界南部王盘山,在蔡邓乡三眼桥以北。进入蒲城,流经蔡邓、西头、永丰、东陈、平路庙、龙阳、钤铒等乡镇,由钤饵乡城南村进入大荔。境内全长70公里。白水河又名南河。白水河发源于宜君县云梦山南麓,由高阳镇洼里村北入境,至蔡邓乡三眼桥汇入洛河,境内总长15公里。大峪河源于黄龙山南麓,在永丰镇东堡入境,至西固村汇入洛河,境内流长13公里。
北原山地
东起五龙山,西至太白山,含蔡邓、马湖、含蔡邓、马湖、罕井、上王、大孔、东党、高阳等乡镇部分地区。海拔700-1200米,面积131平方公里。诸峰秀丽,气候宜人。
主要山峰有:
尧山又名浮山,相传尧时洪水为灾,诸山尽没,唯此山若浮而得名。尧山位于县城北12公里处,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8公里,主峰海拔1032米。峰南柏林苍郁,山泉甘冽。尧山脉系西有丰山(又名苏愚山,当地人称唐陵山,因此山系唐睿宗李旦桥陵所在地),海拔751米。丰山东有金帜山,海拔741米(系唐宪宗景陵所在地)。重山在尧山主峰前数公里处,因与尧山主峰重叠而得名(系唐穆宗李恒光陵所在地)。五龙山简称龙山,位于县城东北16公里与白水县交界处。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0公里,主峰899米。五龙山因有五个山梁与主峰相连,蜿蜒若龙而得名。相传秦昭襄王时大将白起曾在此立寨,固又名白堂山。五龙山系南有金粟山,尖山和卧虎山。金粟山清幽秀丽,顶有碎石,在阳光下若金粟而得名。系唐玄宗李隆基泰陵所在地。太白山,海拔1282米,位于县西北方。岳王山,海拔1128米、其中在太白山和岳王山之间是一林草丰茂的天然牧场。还有九娘峪。没虎沟、豀头沟都是发展林木业的好地方。[2]
黄土台原
东北高西南底,总面积931平方公里,分为两级.一级东起永丰西至原任.面积大约为825平方公里,海拔370---600米.二级地区包括蔡邓,马湖,罕井,上王,高阳等乡镇大部分或部分地区.面积大约为106平方公里,海拔600---900米。
河谷
洛河河谷在蒲城境内长约70公里,河漫滩地和一,二,三级阶地总面积2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5.5%.盛产有名的"晋枣","葫芦枣","疙瘩枣",味道鲜美,年产量达100多万吨,畅销省内外.
洪积扇裙
分布北山南坡,面积约为276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7.4%.本地区因不同时期的洪水面状流,线状流和辐射流重叠而成为防止水土流失,自解放以来大力发展人工刺玫瑰林,林总蓄积量打23万平方米.次第还盛产柿子,花椒.
作为陕西省九十七个县市之一的蒲城县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蕴藏着丰富的物产资源,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淳朴的民风极盛的学风从蒲城先民到现代的蒲城人,始终把它看作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继承发扬,改革开发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蒲城人民更是励精图治,发扬优良传统,艰苦创业,从物质和精神上,把蒲城县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