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流传很久的榆次民谣:榆次三件宝——元宵、灌肠、豆腐脑。就是指榆次非常有特色的三种风味小吃。
南门洞元宵
民国初年,在榆次城南门的瓮城内,有一家店名为“昌盛号”的元宵铺。其制作的元宵煮熟后膨头大,软而适口,桂香浓郁,因其质量考究,风味独特而盛名远播。[2]
榆次灌肠
一种历史悠久的杂粮面食。分红、白两种。红灌肠用荞麦面与鲜猪血和面制成,白灌肠仅以荞麦面为主料制成。榆次历史上以民国初期大乘寺街范庆林的灌肠最为有名。他制作的灌肠,每片先成团而后放开,不变不裂,故有“范一品”之美称。其形状与烧饼相似,中间稍厚,四周略薄。灌肠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相比之下,春、夏、秋三季冷食为上,隆冬季节热炒最佳。[2]
豆腐脑
打卤豆腐脑
在清朝年间,榆次小东关有个叫白海马的人,以制作豆腐脑而闻名。其豆腐脑由“三锅”组成:大铜锅里是用上好的粉条、黄豆、淀粉等制成的卤汁;小火锅里炖着丸子、猪肉片、油炸豆腐条等;另一个大砂锅,俗称“皮锅”,内盛豆腐脑。食时,先以一勺大锅里的卤汁盛入碗底,再把豆腐脑放在卤汁上,最后把丸子、肉片、油炸豆腐条放在最上面。[2]
鱼羊包
鱼羊包
鱼羊包被称为是一个汉字造就对“中华名小吃”,鱼羊包是用新鲜鱼肉,新鲜羊肉,家传老汤及多种调味作料混合制作而成的肉馅食品,其配膳独特.营养合理,制作精细,滋味鲜美,皮薄馅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