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米粿是广东省潮州一道汉族民间小食。
无米粿的皮是番薯粉做的。无米粿的馅多用蔬菜杂粮来做。咸的是马铃薯、芋头或竹笋切成小粒,加沙茶或咖喱及盐、味精少量炒熟。或大豆炊熟,加精盐、胡椒粉少量研细。甜的馅可用芋泥或豆沙。 无米粿从外形上来看,如果包口是尖的,则说明其馅是咸的,如果包口是圆的,则说明其馅是甜的。
粿,按辞书解释,是一种米食。无米之粿,又是什么样子呢?
潮汕自古人多地少,是个严重的缺粮区。为填饱肚子,潮汕人想尽办法。心灵手巧的潮汕妇女更是花样迭出。“无米粿”便是妇女变幻出来的无米之炊。
无米粿的皮是番薯粉做的。番薯自明代万历年间由福建陈姓人偷偷从菲律宾传入之后,随闽南人入粤,迅速传遍潮汕大地,成为潮人的又一项主食。番薯吃不完了,便磨粉。薯头可以养猪,薯粉作副食及调料。著名的潮州蚝烙,夏天的“清心丸”甜汤、薯粉糕等,都以薯粉作原料。
无米粿的棵皮,更纯粹是薯粉做的。
制作方法编辑菜名
无米粿
主料
番薯粉,绿豆,虾米,韭菜(咸馅),或芋泥(甜馅)
做法
无米粿的粿皮制法是,先将番薯粉加入等量的清水,搅拌均匀;锅中放入清水(清水的分量应是番薯粉的两倍),放炉上烧至水沸,加入白矾(按1000 克水加入5克白矾的比例),倒入番薯粉,搅拌均匀,成稀饭一样的糊状(应比糊略稠),待其半熟的时候,即端离火位,待其凉后才使用。(如隔一夜后使用,效果更好)。
无米粿的馅有两种,一种是咸馅,一种是甜馅。咸馅的制法是取去皮绿豆畔放蒸笼中蒸熟,用面棍将其压幼,加入虾米茸,经腌制过煮熟的赤肉粒、生蒜茸,调入鱼露、胡椒粉、味精,炒匀即成;而甜馅的制法则采用绿豆沙或芋泥。
包无米粿的时候,要用番薯粉做培粉,因粿皮含水量大,故在包馅的时候,手势要轻,能包住即可,包后上蒸笼蒸熟即可。
名家点评
无米粿有人又称为水晶球,在潮州已有悠长的历史了。 无米粿从外形上来看,如果包口是尖的,则说明其馅是咸的,如果包口是圆的,则说明其馅是甜的,无米粿在蒸熟后,要喷点冷水,才不会粘手。 吃无米粿的时候,可在锅中煎香,也可再在蒸笼中蒸热吃。
以上只是自己的浅谈。
我的能力秀主页链接:http://wm23.cn/Zzz1307120234
我的新浪微博链接:http://weibo.com/2260941080
我的梧桐子主页链接:http://www.wutongzi.com/uc/90127137.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