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越想越气,拉了两车甘蔗,倾倒在镇政府门口
荔波的甘蔗种植,在2008年连遭波折。
2008年11月,荔波北部出现严重霜冻,四个乡镇的甘蔗被冻坏了。
霜冻过后,蒙文国地里的大部分甘蔗都被冻死了。他和其他村民找到镇政府。镇政府说糖厂负责收甘蔗的事,村民找到糖厂,糖厂又说广西母公司负责。
“我们像只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最后也不知道母公司在哪里,就只好回来。”12月2日,蒙文国说。
等待中,甲良镇丙外村的甘蔗几乎都坏在了地里。
九曲湾糖厂派人到田间估算产量,以每吨220元补偿。蒙文国的甘蔗被估了二十多吨,总共应得5000多元补偿,比他预想少了近3000元。
估算过后,九曲湾糖厂称,暂时没资金支付。
甘蔗烂在地里,补偿拿不到手。干塘组的村民越想越气,拉了两车甘蔗,倾倒在甲良镇政府门口,将大门堵得水泄不通。
“谁让我们种的甘蔗,就把甘蔗还给他。”组长潘启亮说。
林飞说,2008年秋天,农民情绪爆发的同时,公务员也怨声载道。许多公务员都不好意思再去见“联系村”的蔗农。
在当时混乱的情况下,还出现针对县委书记王振金的举报信。虽然纪委后来查明并不属实,但王振金还是被调离。
2009年春,“甘蔗”从县里各种文件中消失了。糖厂也看不到开工的迹象。
王振金刚调走一个月,2009年2月,糖厂的审批手续下来了。
不过,王振金的去职,让富方公司对进一步投资缺乏信心。荔波县的“甜蜜事业”也就此搁浅。
荔波县农办工作人员何贵良说,2009年,北部四乡镇已看不到甘蔗种植,南部甘蔗种植面积也少了近一半。
2010年初,荔波县未出台关于甘蔗种植的新政策。蒙文国——丙外村里仅存的甘蔗种植户,将田里的甘蔗根刨掉,改种水稻。
糖厂复建再动员
糖厂获得资金重新开工,不过,今年荔波甘蔗的种植面积,只是2008年的四分之一
今年春天,镇上工作人员和糖厂的技术员,再次到村里动员种甘蔗。蒙文国外出打零工,没有参加动员会。
县糖办介绍,春天的动员,在荔波县南部乡镇,开展还算顺利。但在北部乡镇,工作人员遭遇不少“白眼”。
在丙外村,少有村民去参加动员会。“耍了我们一次,还敢再来。”干塘组的潘启亮说。
工作人员告诉村民,糖厂复建,今年底就要开榨。
然而,2008年以来,九曲湾糖厂一粒糖也没生产出来,厂房只建成了七成左右。这座“烂尾”工厂一直静静待在水尧乡的坡地上。
转机出现在2011年初。南华糖业集团买下了九曲湾糖厂,重新注资,于今年1月14日更名为贵州荔波南华糖业有限公司。
荔波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冯发新认为,九曲湾糖厂能够起死回生,与贵州省的工业强省战略密不可分。
2010年8月,黑龙江省原省长栗战书出任贵州省省委书记,江苏省原副省长赵克志出任贵州省长。这两名省领导都来自工业发达地区,上任后,当年10月,贵州省提出工业强省战略。
南华集团买下九曲湾糖厂,立刻恢复建设。开工仪式上,县领导班子在主席台一字排开,背后的标语牌上写着“抓原料、促和谐、上水平”。
“抓原料”行动,随后在全县展开。县糖办负责人韦开典称,年初的种植动员主要在南部几个乡进行,北方的乡镇以宣传为主。
荔波县糖办的数据显示,荔波全县今年春的甘蔗动员并不成功,今年甘蔗种植面积约为8663亩,只有2008年底的约四分之一。
村民怕重蹈覆辙
干塘组村民不为所动,“我们有心理阴影了,还是看看其他村民明年种植的情况再说”
今年贵州大旱,蒙文国种的水稻全部旱死了。丙外村随处可见地里未收割的枯黄水稻。
10月,蒙文国领了救济粮。种了这么多田,反被“救济”了。这让他格外郁闷,他说明年说什么也不种水稻了,一定要换个耐旱的作物。
这时,糖厂的技术员和乡镇干部又来到丙外村,宣传2012年的甘蔗种植政策。
觉得种植政策还不错,蒙文国又动心了。不过,干塘组的村民仍不为所动,“我们有心理阴影了,还是看看其他村民明年种植的情况再说。”村民潘启亮说。
“镇政府同样有心理阴影。”甲良镇副镇长甘吉学说,他担心再闹出什么矛盾。因此,镇上只是“适度”鼓励农民种植甘蔗。
甘蔗推广的困难,还出现在很多乡里。瑶麓乡的罗副乡长介绍,乡里的任务是600亩,乡干部目前还在耐心做工作。村民大都在观望,想等明年结果出来再决定种不种。
截至今年11月18日,荔波县落实明年甘蔗种植任务25206亩。不过,北方的几个乡完成任务的只有五成或更少。
目前,糖厂的日榨量为3000吨,每年共需约40万吨甘蔗,这意味着,荔波县甘蔗种植亩数要到10万亩才能满足糖厂需求。
荔波县农办副主任韦开典说,县里计划2012年甘蔗种植新增3.5万亩,在未来两到三年,达到10万亩。
尚未有干部申请
网友评论这是“拿公家的钱干自己的事”,荔波县称不想“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鼓励干部带头
11月30日下午,南华糖业水尧糖厂的厂房里一片忙碌,工人们正在装配和焊接设备。
县里曾组织村民代表参观了正在装配设备的糖厂。听了代表们的反馈,蒙文国感觉有信心。最终打动他的,是镇政府的一纸合同。合同约定甘蔗最低收购价450元一吨,“签了合同,糖厂和政府就不会赖账了”。
于是,他再次决定,明年在8亩地上全种上甘蔗。
糖厂办公室主任郭永光说,12月底就可以开榨。但今年荔波的甘蔗产量只够留明年的种子,几乎没多余的甘蔗榨糖。“从经济的角度,糖厂是不想榨糖的。工厂一旦开榨,维护费用很高。今年开榨其实并不划算。”
不过,荔波县政府提出,今年一定要开榨,要拿白花花的糖给农民看,让农民放心种甘蔗。
糖厂同意了县里的意见。他们也希望此举能打消农民的种植疑虑。“我们这几年喊了太多‘狼来了’,今年一定要让群众恢复对政府和对糖厂的信心。”冯发新说。
冯发新介绍,2008年鼓励种甘蔗的政策公布后,并没有机关干部带薪种示范田,部分政府机关投资雇人开辟了部分示范田。其中,农办投资种了300亩示范田,但糖厂没建成,这块田后来包给广西人去种。
今年鼓励机关干部种甘蔗的政策刚出台,有网友评论说,这是“拿公家的钱干自己的事。”而根据《公务员管理法》,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
副县长冯发新说,荔波是少数民族县,推行新产业非常困难,“农民总说我们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来种一种试试”。他认为,公务员有薪水保障后,更有实力包种大块田地,形成规模经济,起到带头作用。
据介绍,目前荔波各乡镇的公务员大都知道了“带薪种甘蔗”的政策,不过,目前还没有公务员提出申请。
瑶麓乡的罗副乡长说,要种植超过100亩才可以,按乡镇公务员的工资,大部分人拿不出这笔钱来投资。即使无息贷款,能承担风险的人也不多。
此外,他说瑶麓乡面临人手紧缺问题,“一岗一人,你走了,谁干活?”因此,他认为,最后真正提出申请并通过考察的干部不会多。
机关干部申请“带薪种甘蔗”,要种植超过100亩才可以,按乡镇公务员的工资,大部分人拿不出这笔钱来投资。即使无息贷款,能承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