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顺河中学(二)

家乡区县: 徐州市丰县

 

  以循环大课堂为阵地,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借鉴兖州一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教学中坚持并强化以“循环大课堂”为突破口,以新课改为契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行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先进、有效的教学方式,打破原有的教案单一化,实行“教案学案一体化”。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大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案,学生间建立“帮扶”制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共同得以提高。为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学校先后派出三批200人次到外地学习实地考察,也请教育专家马行提、曹传鲁等到学校来讲学培训。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新课改的同时,学校提出了“打造特色备课组”的口号,鼓励教师大胆创新,上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近年来,学校举办各种专题报告会12次,2人被评为徐州市学科带头人,6人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21人在县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发表有关新课改论文180多篇。学校同时注重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了扩大信息来源,为全体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所有教室配置了多媒体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所有教师都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查找资料进行备课。学校还组织信息教师定期为广大教师进行信息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对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学校每学期定期举行课件制作大赛,激发教师使用多媒体的热情。学校又添置了大量的图书、报刊、音像等资料,满足了教育教学需要,同时也促进了“书香校园”的形成。学校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打造规范校园。学校在管理上实行“年级核心”管理,即中层领导兼年级分管主任由优秀班主任3-4人,直接对年级实施管理。这样减少了管理的中间环节,减少了管理信息的中间流失,提高了学校决策的执行力和办事效率,提高了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学校提出了“全员参与、全方位服务”的管理理念,明确提出学校上到校长,下到炊事员、宿管员,人人都是管理者;学校大到发展规划,小到垃圾的清理,事事都能教育人。目前,在全校,不仅班主任都能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地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连每位宿管员也都能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为了形成教育合力,主动争取家长与社会的配合,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努力为学生营造安全、文明的学习氛围。学校一贯重视常规管理,形成了“抓反复、反复抓”的工作思路。在常规管理上,以“双文明(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比”为抓手,对评比内容进一步量化和细化,使之更具操作性和科学性,检查评比涉及到纪律、卫生、就寝、两操等学生学习、生活、锻炼的各个方面,每周都向学生和班主任通报检查结果及改进意见,每两周总结一次,每月同班主任津贴挂钩兑现一次,从而使班主任工作和常规管理变得更加规范。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完善各项防范设施和防范网络,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明确目标,分工到人,落实责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都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个个心中有目标,人人肩上有压力,事事有人问,处处有人管。吸取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惨痛教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教会学生基本的求生技能。学校制订了面向全体教师的校本培训计划制定了各学科教育教学评价方案,明确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出成绩”的专业培养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制订《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和《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鼓励支持教师自我发展,主动提高;每年在师范类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聘一批年轻有为的新教师,通过考试方式,在全县在职教师中招聘一批高水平的青年教师用以充实师资队伍,增添新鲜血液;开展“青蓝工程”、“十个一工程”、“名师工程”“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每一位教师始终保持终生学习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校制订了《顺河中学新课程改革工作发展规划》、《顺河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顺河中学校本课程实施管理办法》、《顺河中学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意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丰县顺河中学学分认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对课改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和指导。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在充分调查了解学生需求的情况下,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加工改造、新编校本课程。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学校已自主开发校本课程达58门,形成了校本课程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方面尊重师生人格,注重师生发展。如成立了学生选科指导委员会等,自选为主,加以指导;鼓励教师兼职选修课程,统筹安排和激励制度相结合;开展评教评学活动等。学校在抓好必修课、选修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综合实践课、信息技术课、体育艺术课、研究性学习课等,从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出发,课堂教学要求“三少、三多”即少灌输、多引导,少具体、多方法,少批评、多鼓励;布置作业要求做到“三精”,即精心布置、精细批改,精彩讲评,力求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互动,生动灵活,既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又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教师教学尽情尽意,学生学习轻松愉快。新课改实施以来,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培养了师生主人翁意识,调动了师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课程管理按照新课程实施方案逐步推进,管理机制运行有序、顺畅。在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等方面,资源组合优化。新课程实施以来,成绩斐然,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教育专家先后8人到学校指导、讲学,教学成果在全县推广,县教育局、教研室及各高中1000多人到学校观摩“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举办专题培训12次,2人被评为徐州市学科带头人,6人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21人在县优质课评比中获奖。

  我的能力秀主页 http://abc.wm23.com/stevenycm 
梧桐子家乡丰县 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xvzhou_fengxian.html 

能力秀 秀自己(2014-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