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李梦阳

家乡区县: 甘肃省庆城县

李梦阳(公元1472年-公元1530年),字献吉,号空同,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王维祯曾慨叹:七言律自杜甫以后﹐善用顿挫倒插之法﹐惟梦阳一人。

李梦阳才思敏捷,以诗文要恢复秦唐的风格而自命不凡,卓著闻名。明孝宗弘治时代,宰相李东阳以“馆阁体”领导全国文坛,天下文人都学习和崇尚李东阳的文风,只有李梦阳一人讥笑这种文体的萎弱。他提倡写文章要以秦汉文章为范本,写诗要以盛唐诗体为榜样,即“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如不按此风格作文吟诗,就不是好的文章和诗歌;他与何景明、徐桢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称七才子,为了与以后文坛中出现的七才子相区别,称为“前七子”,他为魁首。李梦阳还说:“真诗在民间。”他要求诗歌创作深入民间,联系实际,汲取营养。这个文学观点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创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李梦阳个人作品主要有:

文集:《乐府古诗》三十六卷、《疏书碑志序集文》二十七卷、《空同集》八卷刊行与世。

诗作:《秋望》《石将军战场歌》《汴京元夕》

词作:《如梦令》

李梦阳自幼家贫,10岁时举家随父徙居开封,其父时任封丘周王府教授,颇受温和王信赖,李梦阳也深得器重,“入饱出嬉”,学业长进。早年为官得罪权贵,被奸人几次陷害,人生几经沉浮。晚年嘉靖帝即位后,诸大臣对李梦阳相继屡荐,但终因几十年风雨的世宦生涯,使李梦阳看透了世间之险恶,竟不为官。他治园池,招宾客,饮酒著述,名驰海内,终不复仕。嘉靖十年,李梦阳卒,时年59岁。隆庆初年,谥景文。

星星坠落的夜不眠(2014-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