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香肠历史悠久,是闻名全国的品种之一。其生产始于清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清末获“南洋劝业会”二等奖。可与“广式”香肠媲美,被称为“如式”香肠。 如皋肉联厂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工艺,精心研制新配方,产品质量享誉国内外。所产“如皋牌”香肠1982年起连续被评为商业部名特优质产品,1985年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988年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如皋香肠条形整齐、肉质紧密、色泽鲜艳、咸甜适度、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精肉嚼而不老、肥肉油而不腻,深受群众喜爱。
制作方法:将猪的前夹心和后腿部分精肉及足膘肥肉切成小方块,放在木盆或瓦盆里,加盥、硝水拌和。拌好后,静置30分钟。这样盥和硝水就慢慢地浸入肉里,然后再加糖、酱油、酒拌和,要拌得匀透。拌好后,将肉灌进大肠衣内,一面用针在肠上戳眼放出里面的空气,一面用手挤抹,并用花线将两头扎牢。这样做,肉块挤得紧,质量好。灌进肉的肠,挂在晒架上吹晒。一般约晒5个晴天,然后取下入仓凉挂。仓库内必须通风透气,好使晒后的肠子退去余热,慢慢干透。凉挂一个月后就成成品了。
过去如皋香肠的配料是:每百斤鲜猪肉(精肉70%,肥肉30%)配用食盐20两,白砂糖30两,酱油10两,大曲酒10两,硝水5两。为了保持和发扬民族遗产,使其更加美味可口,当地的香肠工厂改进了配料。如今每百斤肉多加糖10两,酱油10两,少加盐4两,曲酒2两,香肠不仅更好吃,而且色泽也更加鲜艳了,外形美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