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朝阳寺

家乡区县: 大连市金州区

朝阳寺座落在金州城乐大黑山两麓,是大黑山古庙宇群之一,始建于明代,因该地山明水秀,景色清幽,故明朝初建寺院时称之为明秀寺,至清代雍正六年改称为朝阳寺。20世纪60年代被毁,1980年重修。大黑山山明水秀,朝阳寺背山临水,负阴抱阳,即使是数九隆冬之节,仍和暖如春。其“朝阳霁雪”素为金州八景之一。
寺院坐北朝南,前后山门建于两丘之间,殿堂则建在后山阳坡之上。俯视观之,颇似后背一山、前抱一山,故谓之负阴抱阳。因地势之利,虽数九寒冬,仍和暖如春。隆冬时节,千里冰封,飘雪初霁,银光素裹,树木、山门、禅房、殿堂愈显妖娆夺目。金州古八景之一的“朝阳霁雪”即指此处。

整个寺院分为三进院,正殿为大雄宝殿,另有药王殿、天后殿、钟亭、卧佛、护法堂、水晶宫、菩萨顶、十八罗汉等等。寺院的二进院山门是一座牌楼,正面有书法家启功题写的“朝阳寺”匾额,背面有赵朴初题写的“万德庄严”匾额。寺院东侧有一水潭,崖壁上有两条龙盘旋飞舞,故取名“龙潭”。龙潭上方有巨大的金身观音坐像。寺院的西侧有一座风格独特的亭子,通体白色,座落在绿树掩映之中,名曰“洗心亭”,亭子拱门两侧楹联题“入座清风涤俗虑,凭栏山色豁襟胸”。

朝阳寺的另一个名字叫明秀寺。寺院分为两进院落,三道三山。正殿是大雄宝殿,西配殿是药王殿,东配殿是天后殿,殿前两侧有火池和钟楼。院门分为三门,院墙顺山势围起,前后各有一山门。后山门为重檐歇山式,前山门为垂花门,进得前山门,有一长阶呈V字型通向朝阳寺上院,气势如虹,蔚为壮观。寺院内有两通清代乾隆、道光年间的石碑,一块“俗离台”石刻。与山顶的石鼓寺相比,它因为距于山麓而离俗间近,吸引了无数的香客教徒,善男信女。
朝阳寺由朝阳洞、居仙洞、汉洞、黄洞、蟒洞五洞组成。五洞各据方位,高低不一,深浅不同,参差错落,各具传奇。居仙洞、幽闲恬静,五代十国,北周落第举子后称山中丞相的陈抟老祖,曾在此洞中悟道,辟谷数十年,日饮斗酒,绝不食谷,号称睡仙,有一睡八百年的

朝阳洞,上古时曾是道观,相传是大石关南关帝庙的下院,元末明初改为尼僧寺庙。朝阳寺始建于五代后期,再修于元明清,寺中洞前,有清代康熙、嘉庆、宣统年间三次修葺。迨至文革,遭到破坏,一九九四年初,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市、区政府协助规划,市佛协秘书长孙雅岩和往持能修集资复修山门、大殿、观音洞、居仙洞、尼舍,新建斋堂、念佛堂。东、中、西三院安置有序,佛像庄严升座,现已成为连接参窝与汤河风景区之间一颗明珠。

 

ww(2014-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