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京
(1021—1094)咸安区永安南门外冯家垄湾人。一说江夏人。字当世。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进士。三元(乡试、部试和廷试)及第,人称冯三元。历任知州、知府、刺史、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等职。熙宁三年(1070年),擢枢密副使。四年,进参知政事。因数论王安石新法,出知亳州,历渭州、成都府、河阳府。哲宗即位,拜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改镇彰德。晚年为中太一宫使兼侍讲,改宣徽南院使。以太子少师致仕。绍圣元年(1094)卒。谧文简。著有《灊山集》已佚。《宋史》卷三一七有传。今永安城区立有冯京碑亭。
钱梅窗
(1489-1544年)马桥人。因她在兄姐中排行第六,人称钱六姐。六姐5岁入族学读书,天资聪明,工于诗词歌赋,常与兄长骑射于二龙山跑马道上。稍长,便喜与人吟诗作赋。《钱氏宗谱》载有钱梅窗诗作千余首,为咸宁一代"才媛"。钱氏宗族于民国时期最后一次续谱,除留六姐5首诗外,余皆被毁。光绪《咸宁县志》仅录钱诗2首。六姐以对诗择婿,配河南光山举人李宗乾。晚年生活甚为孤寂。嘉靖二十三年病殁。李宗乾将亡妻在光山写的6首诗寄回咸宁钱府。光绪年间《咸宁县志》称她为“邑才女”。
雷以諴
(1801-1884)桂花人。字春霆,号鹤皋。湖北咸宁人。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郎中、御史、给事中、侍读学士、奉天府丞。咸丰初,官太常寺少卿,招左副都御史。太平军至江苏,自请与战,有功,授刑部侍郎,帮办江北大营军务大臣。据说雷为筹措军饷,采用幕客钱江建议,倡厘金制度(即商业税)。1854年初被革职,后补江苏布政使。1856年帮办江南军务时,因坐失援、冒功,被革职查办。戍新疆,寻赦还。授陕西按察使,迁布政使,入为光禄寺卿。同治元年(1862年)免职,主讲河东、江汉书院十余年。著有《大学解读》、《经传杂记》、《雨香书屋诗钞》,又与人合修《盛京通志》。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二二、《清史列传》卷五三。
刘玉堂
(1876-1949)名权,字世汉。少读书兼习武,曾加入在理教(白莲教支派)。及长,在汉口河街开设新大方客栈,入洪门,广交江湖,人称“刘大爷”。后参加日知会、共进会。1910年春,任共进会第三镇副都统,次年兼汉口宝善里秘密机关庶务筹备起义。武昌首义后任长江陆防稽查长、副总统府参议、参谋本部副官等职。1937年双目失明后寓居汉口。晚年信奉基督教,1949年病死。
余洪元
(1875-1937年)又名金保,字丹圃,祖籍湖北咸宁,生长于沙市。清末民初的著名末角,曾拜胡双喜为师,兼取任天泉、蔡炳南、胡双喜诸家之长为一家,熔唱、念于一炉,独树一帜。光绪末年,名驰荆州沙市一带,后至汉口演唱,首创京剧、汉剧合演的先例,享40年盛誉不衰。擅长戏有《乔府求计》、《兴汉图》、《四进士》、《盗宗卷》、《李陵碑》等。时代唱片社曾为他灌制了《乔府求计》、《兴汉图》、《李陵碑》等剧唱片。余洪元在汉剧末角中被奉为正宗,观众尊称为“汉剧大王”、“汉剧泰斗”。1927年在演出时突然中风,遂脱离舞台。武汉沦陷前,偕妻返咸宁故乡,晚景凄凉。
能力秀:http://abc.wm23.com/zxx1995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3277545874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27754587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