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亦石
(1889-1938)马桥人。原名城,字介磐,笔名啸秋、谷荪等。早年入汉口商业学堂,未毕业回家任乡村教师。1916年,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一年后入中华大学博物部读书。1920年毕业后,在湖北省教育厅任科员。同时在武昌高师附小和武汉中学任教。1921年,和校友创办共进中学,建立共进书社。1924年2月,由董必武、陈潭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的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5年7月,当选为湖北国民党执行委员、兼任宣传部长。创办了《武汉评论》周刊。1926年,和董必武等到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1月,国民党湖北省第三届执委会,当选为常务委员。任国民党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校长。在此期间,任国民党省党部共产党党团书记。大革命失败,共产党活动转入地下。根据党的决定,去日本。8月,奉命去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暑假期间,参考英文、俄文、日文翻译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1930年12月回到上海。从事著译工作。1932年,在上海法政学院和暨南大学任教。1934年,是左翼文化界总同盟的党团成员。是上海社联负责人之一。任《新中华》、《世界知识》的编辑。参加抗日救亡工作。1936年上半年起在中华书局任编辑,半天工作。1937年任《中华公论》的主编。同年2月,以中华书局编辑的名义去日本,撰写《产业革命讲话》。多次与郭沫若深谈。抗战爆发后,支持其子钱远镜、女钱韵玲、婿冼星海去延安参加革命。9月25日,上海组织战地服务队,周恩来决定以他为第八集团军服务队少将队长,带领三十多位名作家、音乐家、戏剧家到张发奎的第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建立特别支部,在浦东、嘉兴一带作民众工作。后因患疟疾、伤寒,1938年1月29日在上海逝世。同年2月27日,武汉各界在汉口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追念被称为“红色教授”的钱亦石,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敬献的挽联上写着“哲人其萎”表达出深切悼念之情。著有《中国外交史》、《中国政治史讲话》、《现代教育原理》、《中国怎样降为半殖民地》等44种。
何功伟
(1915-1941)桂花人。又名斌、明理。1933年考入湖北省立武昌高级中学,曾参加“一二九”运动。后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的工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2月,任湖北省工作委员会农委委员。1938年2月,调任中共武昌区委书记。7月,奉命回咸宁重建鄂南党的组织,开展游击战争。历任湘鄂西区党委宣传部长、鄂南特委书记,湘鄂边区党委代理书记、鄂西特委书记。1941年1月20日在恩施被捕,同年11月17日遇害。
聂洪钧
(1905-1966)1922年考入湖北省立甲种工业学堂。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被团组织选送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年底返回湖北,任湖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兼组织部长。1926年12月任咸宁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主席。1927年任中共鄂南区委书记、鄂南农民自卫军总指挥,统一领导咸宁、嘉鱼、蒲圻、崇阳、通城等地的武装斗争。同年冬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学习。1929年初回国到上海,先后任中共中央农委和江苏省委农委秘书长、上海吴淞区委宣传部长。1930年2月作为特派员,被派往鄂北,建立了以蔡阳铺为中心的襄东、襄南、宜城等地的苏维埃政权。10月调任中共京汉(信阳)特委书记。1931年5月调赣东北,任中共闽浙赣省委组织部长,红十军政委,新红十军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11月任红十九师政委,率部到皖南后,任中共皖南特委书记。1935年到陕甘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军委后方办事处副主任、陕甘晋省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年任中共中央白区工作部干事、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统战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兼军事部长、统战部长。1939年回延安,任中共中央党务研究室研究员。1944年10月任八路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南下支队)政治部秘书长、副主任。1945年4月任湘鄂赣边区行政公署专员。解放战争初期任鄂东军分区政委。1946年到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任执行处副处长。同年8月任东北财经办事处处长兼粮食局局长。1949年5月任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1953年1月任中南行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粮食局局长。1955年1月任国务院粮食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66年8月12日在北京病逝。
钱瑛
(1903—1973) 马桥人。女。祖籍湖北咸宁,出生于湖北潜江。原名钱秀英,又名生桂,号海霞,曾用名彭友姑、陈萍。1923年考入湖北省女子师范学校。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春赴苏联莫斯科劳动大学及列宁学院学习。1931年初回国,任中共湘鄂西分局职工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省总工会常委、秘书长。后调任中共潜江县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1933年初,任中共江苏省委妇女委员会秘书长。抗战时期,先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代理省委书记等职。武汉沦陷后,任鄂中区党委书记、湘鄂西区党委书记。1940年10月后任中共南方局驻川西、川康特委代表、中共西南工作委员会书记。1942年4月任中共南方局党务研究室主任兼管地下党的工作。1943年夏回到延安参加整风,在中央党校一部学习并任临时支部复审委员会书记。1945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担任大后方代表团秘书长。同年冬起任中共中央重庆局、南京局组织部长。1946年12月任中共中央上海分局(后改为中央局)委员。1949年4月,奉命带干部由香港经烟台、济南赴北平。5月起历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后改为中南局)常委兼组织部第一副部长、部长、妇女委员会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人事部长等职。1953年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兼政务院监察委员会副主任。1954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部长。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60年冬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部长、中共中央监委副书记。1961年后主持中央监委工作。1965年1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64年10月调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二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3年含冤逝世。1978年3月23日,党中央为她平反昭雪。
黄永胜
(1910—1983)高桥人。原名黄叙钱。192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起在中国工农红军任排长、连长、团长、师长等职,参加过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长征。到陕北后,先后任红四师副师长、红二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教导第二旅旅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东北,任热河军区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1949年先后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军长,第十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曾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广西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十三兵团代司令员、司令员,曾兼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兼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后兼广州市警备司令员。1951年任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南军区防空部队司令员和政委,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常委。1952年任中南军区参谋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1954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6年被选为中共八届候补中央委员(1968年递补为中央委员)。1961年任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1968年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解放军总参谋长,1969年兼任军政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是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1年9月,在“九一三事件”后被撤职。1973年8月20日被开除党籍。1981年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他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判处有期徒刑18年,剥夺其政治权利5年。1983年4月26日病死于青岛。
能力秀:http://abc.wm23.com/zxx1995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3277545874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27754587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