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首届“最美乌海人·杰出经济人物”之创业先锋人物(提名)贾春梅
20年前,她是一名下岗职工;17年前,她首次创业失败;20年后,她是市飞云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飞云酒店总经理。从一名下岗职工到如今的企业家,贾春梅用自己的拼搏和奉献书写了一段精彩的人生。
自强不息的创业者
1984年从医学院一毕业,贾春梅就被分配到内蒙古第四建筑公司职工医院上班,稳定的工作、和睦的家庭引得不少同龄人羡慕,她也一度觉得生活这样下去挺好。
然而,世事难料。不久,单位进行体制改革,贾春梅平静的生活一下被打乱了,她下岗了。工作没有了,贾春梅一时难以适应,经济上的困境也给原本幸福安逸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当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以前每天都是按时上下班,把本职工作做好就完了,后来突然工作没了,自己就好像掉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周围一片漆黑,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贾春梅回忆说。
但是,生活的压力笼罩着贾春梅的家庭,容不得她过多停留,贾春梅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开了一家诊所。
“没办法,没工作就没收入啊,我只能自己想办法。”贾春梅说。
由于缺乏经验,贾春梅的门诊开了一段时间之后关闭了。
“那会儿真是沮丧,但是我告诉自己,事在人为,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我就不信我做不出点成就来。”贾春梅说。
1997年,贾春梅在丈夫的帮助下开了一家招待所,起步之初的艰难是难以想象的,贾春梅告诉记者:“手里资金也不多,招待所刚开始也没什么名气,我只能靠一流的服务和干净的卫生来吸引顾客。”
就这样,在缺钱少人的情况下,贾春梅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儿,既是服务员又是老板,既要采购又要和工商税务等单位打交道,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贾春梅每天累得回家就想往床上躺。生活的艰辛磨炼出了贾春梅坚忍不拔的意志,在她的努力下,招待所的客源渐渐稳定了下来,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经历过改革阵痛的贾春梅意识到了市场竞争的法则:不进则退。
1998年,贾春梅抓住机遇成立了飞云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了飞云宾馆。2002年,乌海掀起旧城拆迁改造热潮,贾春梅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投资了白云小区的开发建设。2005年,她又兴建了飞云酒店,2012年投资设立了鑫潮洗涤公司……
自强不息的品德成就了贾春梅,也成就了她的事业,2008年和2010年飞云酒店被命名为乌海市文明诚信私营企业,2012年到2014年连续三年飞云酒店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消费者诚信单位。贾春梅自己也多次获得乌海市优秀政协委员、优秀女企业家等荣誉称号,2013年被评为全国女企业家“创业杰出女性”……
回报社会的企业家
贾春梅常说:“人生的价值主要看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
贾春梅也是这样做的。飞云公司在市区繁华路段有一块空地,现在作为公园向公众开放。问起原因,贾春梅笑笑说:“为社会做点事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回报社会是企业家的职责,也是我的追求,否则,挣再多钱也没意义。”
飞云宾馆每年都要招聘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如今已累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30多人。同时,为了让下岗失业人员能有更高的素质,让他们以后的生活可以更好,贾春梅每年都要请专家对员工进行4次培训。
“我希望他们可以开阔眼界,提高技能,这样,他们的平台就高了,机遇自然也就多了,以后生活肯定也会越来越好了。”贾春梅说。
员工中有一位来自锡林郭勒盟,她在乌海没有亲人,独自带孩子,生活比较艰辛。贾春梅知道后,亲自出面向区工会申请补助,帮助这名员工渡过难关。
同时,贾春梅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她也被市红十字会评为捐款捐物先进个人。2013年四川地震,她第一时间赶到市红十字会捐款;捐助贫困学生;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残疾儿童;逢年过节去看望失足青少年,鼓励他们早日回归社会……
回顾自己这些年的经历,贾春梅说:“人生在逆境的时候不要气馁,更要以拼搏的姿态去努力奋斗;在顺境的时期,要静下心来,尽自己能力踏踏实实为社会做点事,这样人生才精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