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姓氏杂谈——高浦村高、郑二姓的由来

家乡区县: 厦门市集美区

  高浦村民委员会,由高浦村独立组成。村南朝四港,与宝珠屿遥遥相望,北接内林、杏林两村,东与集美镇相对,西与曾营居委会为邻。1993年底,总人口近4000人。高姓1800多人,郑姓1300多人,是高浦的两大姓,陈、王占少数。据史料记载:“高士表号仲卿,宋末来浦开基,赘亲石氏,尽承石氏家业,故曰高浦。”

      高浦高氏开基始祖高士表,是高氏入闽始祖高一清(号钢,唐僖宗中和辛丑年,因黄巢乱华,从河南光州固始县逃入福州的凤岗)第十四世孙,安海高德调(入闽五世)第九世孙,于宋末由安海迁入高浦至今已700余年,传下28世。总灯号为“渤海”,其昭穆(字行)沿用入闽始祖所定,按土金水木火五行相生,共五十字:钢、?、木、美、镒、思、拱、养、禾、溉、韶、表、臣、铉、村、宜、摇、夫、守、同、广、齐、志,一、由、愈、则、可。培、钟、派、标、?、墀、铭、泉、叶、炳、堂、锦、渤、技、?、增、镟、源、本、焕。现在本村已传至“堂”字。700余年来,高浦高氏播衍中外,台湾、仰光、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部有高浦高氏的后裔,二世高愿服迁往广东的海丰,八世高同琰迁居内林村的董任。

      高姓是春秋齐国的权贵之族,相传齐太公的六世孙齐国公有子受封于高,人称公子高。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公子高的孙子溪联合其他大臣一起平定内乱,诛杀公孙无知,迎立公孙白为君,史称齐桓公。齐桓公为了表彰溪的功劳,便赐他以祖父之名“高”为姓,这就是高姓的由来。

      高浦郑氏开基始祖郑崇,讳兴宗,字开先。福州长乐郑摄公之第十三世孙。据记载:“郑崇明初从戎,受总旗使之职,明永乐间(公元1403?1425年)偕指挥千户等来屯当时的泉属永宁卫高浦所。”郑崇娶妻李氏,生二子,长子郑建,次子郑达。以后郑崇因思念故乡,率长子郑建回长乐,留下李氏及次子郑达在此定居。时有六位郑氏同行到此,共同开发高浦,成为高浦郑氏的开基始祖,至今已500多年,传下21世,灯号为“荣阳”。清代自定昭穆(字行)30字:晋、观、大、家、方、颜、士、正、用、庭,文、光、昭、奕、世,礼、发、振、宏、名,缵、绪、千、秋、业,延、锦、庆、显、荣。内林村的内茂郑氏是高浦郑氏的分支。

      郑姓是郑桓公之后,源出自姬姓。周宣王封小弟王子友为郑恒公(今陕西华县东),后来郑桓公之子郑武公在新郑一带建立郑国,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桓公后人以国为姓,称郑氏。

      关于高浦郑氏的由来,去年底区文化馆配合高浦郑氏,在基建工地清理出明墓一座(建于1654年冬),内葬骠骑将军郑伯仁(公元1614?1653年)及妻王氏,出土墓志铭一方,对郑氏由来有较详细记载。

厦门集美专题链接:http://www.wutongzi.com/kan/fujian/jimei.html
个人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wsapple

桫陌dai(2014-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