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大慈阁(三----素食文化)

家乡区县: 保定市南市区

大慈阁香油

大慈阁香油历史久远,源远流长。大慈阁香油始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原产自大慈阁禅院内的香油坊。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乾隆皇帝途经保定,因机缘际会,大慈阁香油被乾隆皇帝钦点为御用膳食。大慈阁香油选料上乘、做工严谨,以精选的芝麻为原料,利用小石磨采用特殊工艺加工制作,保持了芝麻香油的传统古朴风味,其颜色呈棕红色,清澈透亮,味香持久。秉承古寺悠久历史,大慈阁香油以精选芝麻为原料,利用小石磨采用特殊工艺加工制作,保持了芝麻香油的古朴风味,其颜色呈棕红色,清澈透亮,味香持久。大慈阁香油历代薪火相传,虽岁月变迁,但其风味依旧。大慈阁香油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秀的内在品质饱经岁月洗礼并传承至今,成为古城保定传统素食文化之瑰宝。

大慈阁酱菜

大慈阁酱菜始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大慈阁酱菜被乾隆皇帝品尝后大加赞赏,遂钦点大慈阁酱菜为御用膳食。大慈阁酱菜为传统工艺酱制,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大慈阁酱菜购进原料,务求精良,不惜重价。如收购小红萝卜,论个给价,但必须保持嫩脆。收购韭菜花,则要鲜嫩的纯花,不带花籽、花铃。但收购价格往往要高于普通韭菜花的一倍。这样的原料制成的成品,质优则无柴,食之无渣滓。大慈阁酱菜为保证口味纯正,其售卖环节要求严格,酱菜要存放在酱缸内,售卖多少出缸多少,从出缸到顾客手中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大慈阁酱菜营养丰富、品种众多,有大慈阁酱包瓜、大慈阁酱八宝菜、大慈阁酱黄瓜、大慈阁酱子萝、大慈阁酱地露、大慈阁酱五香疙瘩头、大慈阁酱花生仁等三十个品种。数百年来大慈阁酱菜既保留了自己北方风味的优良传统,又逐步吸收南方酱菜特长,形成自己独有的生产工艺,始终保持着甜、咸、嫩、脆,酱香浓郁的老辈子口味。大慈阁糕点大慈阁糕点始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大慈阁糕点虽历史久远、世代相传、味美色佳、独具风味,但在历史上最初只有皇帝、大臣、大慈阁僧众等少数人才能享用。

大慈阁糕点有外用糕点、内用糕点两大类,讲究现吃现烤,味美色佳、独具风味。外用糕点主要用于进贡、馈赠、恩赏等。内用糕点分为应时糕点、常年糕点、到门糕点、宴席糕点、节用糕点五类,各类皆独具特色。应时糕点是根据花卉开放季节而制作,有春季的藤花饼、百合饼;夏季的薄荷饼、绿豆饼;秋季的菊花饼、桂花饼;冬季的萝卜饼、豆沙饼等。常年糕点有大酥合、菊花酥、百合酥等。到门糕点是专作宾客上门款待用,如一口盅、棉花糖。宴席糕点是根据宴席的性质而做,如寿宴用“寿”字饼、“如意”饼等。节日糕点有元宵、月饼等。现今,随着世人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为使更多人能品尝到大慈阁糕点,大慈阁糕点的传人亲自主理秘方、传授技艺、培养人才,使这一历史久远的传统风味糕点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大慈阁糕点是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古城保定饮食文化中的奇葩!http://abc.wm23.com/houerlei

^石头小固执(2014-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